因车子引发的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课程改革思想的驱动下,我园近期开展了对生成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我带的大班有个孩子叫科科,他对车特别感兴趣,每次“玩具分享日”活动,他带来的都是玩具车,有时是华丽的跑车,有时是酷酷的越野车,有时是复古的双层巴士……他每次都兴奋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车,有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也有孩子并不感兴趣。区域活动时,科科的活动也常常是围绕车展开的,比如,他会一连几天在美工区画汽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各种车辆观察得很仔细,能捕捉并表现出很多细节特征。见证了科科对车的痴迷,我觉得“车”可能是一个挺好的生成课程的主题:一方面,班里有科科这样对车有较多了解的孩子,他可以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很多资源,引领同伴们深入探究,原本对车了解不多的孩子也可以借此拓宽视野,增长经验;另一方面,对于科科来说,围绕他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不但能支持他繼续深入探究,而且有助于他增强自信心,促进他和同伴的交往。可是,目前我班像科科一样对车特别感兴趣的孩子似乎不多,大多数孩子只是在科科带新款玩具车来时表现出一点好奇心,新鲜劲儿过后也就不怎么关注了。如果对这一内容的兴趣仅限于科科等少数几个孩子,那么,将其作为生成课程的主题会不会有“绑架”其他孩子意愿之嫌呢?
当我就这一困惑与同事A老师探讨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A老师带的中班正好在开展关于车的主题探究活动,这一内容也是源自班里一个孩子的兴趣,他带动了很多同伴一起探究,也有了不少小“粉丝”,所以A老师在班里生成了关于车的主题探究活动。A老师计划从与中班孩子已有经验相适应的内容切入,带领孩子们了解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车,不同种类的车有各自的功能,并探究消防车、救护车等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车的构造和特点等。可是,才刚进行了一次关于“各种各样的车”的集体活动,孩子们就在一次自发的“开汽车”游戏中,将探究兴趣转向了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及其代表的交通规则,一时间,很少有孩子再去谈论“各种各样的车”了。A老师很纠结,对孩子们产生的新的兴趣点,似乎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可是,前面计划好且正在进行的活动就因此而搁置吗?如果过两天孩子们又因某一契机转而对路和桥产生了兴趣,我们是否也该追随孩子们发散性的思维转而生成关于路和桥的探究活动呢?
我们两人都非常困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怎样的内容才适合挖掘并作为生成课程的主题?在主题活动生成后,教师又该如何引导才能支持孩子深入探究呢?
您在实践中遇到过类似问题吗?如果是您,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8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