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润泽”文化理念引领下的学校课堂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崛起于“众校之林”的核心要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学校应践行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润泽”文化建设的研究,着力打造“润泽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堂文化。笔者作了如下尝试:①观察调研,把脉课堂文化现状。②组织研讨,深化课堂文化解读。③走进课堂,促进课堂文化落地。④微课题研究,助力课堂文化深入。⑤总结梳理,凝练课堂文化成果。
  【关键词】润泽文化;课堂现状;内涵解读;实践研究;课堂范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176-02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学校践行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润泽”文化建设的研究,以促进师生生命成长为目标,进行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学校精神价值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的师生行为体系与和谐的物质体系。
  所谓“润泽”文化:第一,其本身的含义,“润泽”的解释是滋润,不干燥;雨露滋润,不干枯,每个生命都需要滋润,润泽是生命成长的手段和理想状态。第二,从教育的意义看,“润泽”是教育态度,是对生命的呵护和尊重;也是教育方法,强调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强调陶冶和激励,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主动学习。“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当前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理念,这为教师描述了一个极高的教育境界:没有夸夸其谈,正襟危坐,训斥责备;有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的融合,智慧的碰撞,生命的对话。教师研究的“润泽”文化指的是以促进师生生命成长为目标的学校文化的整体架构。在“润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学校课堂文化的建设呢?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
  一、觀察调研,把脉学校课堂文化现状
  教师应设计课堂观察表,组织全体骨干教师进课堂听课,观察和了解学校课堂的整体状况。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片面关注成绩和分数;教师课堂上的行为方式有待改善,对深层的学生思维品质关注不够,对学生的需求关注不够;教学评价关注常规,对方法和能力的指导性不够;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强势,重心下移不够;学科课堂教学中育人价值没有充分挖掘,课堂文化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不够。要解决以上教学问题,首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组织研讨,深化润泽课堂文化解读
  课堂文化建构的主体是全体教师与学生,但主导是教师。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从价值观念层面建构“润泽教育”的课堂文化,课题组成员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等方式,研究如何运用“润泽教育”的理念引领师生的价值追求,完善课堂的管理制度。为此教师可借助校本研训时间,组织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对“我心目中的润泽课堂文化”进行主题讨论,在对润泽课堂文化有了固化的解读,即温暖、开放和生长的基础上,继而对润泽课堂文化的关键词进行研讨。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促进教师对课堂文化的
  认同。
  温暖——指润泽课堂应该是“充满温暖”的课堂,以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科的特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和心境中学习、思考、表达、交流,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学习场。
  开放——指润泽课堂应该是“灵动开放”的课堂,以润泽、唤醒、点化为主要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在活动体验中,在探索发现中互相认同、欣赏,共同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活动场。
  生长——指润泽课堂应该是“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师在帮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关注思维和情感、生命的发展,给学生以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基,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生
  命场。
  三、走进课堂,促进润泽课堂文化落地
  如何从行为方式层面建构润泽课堂文化?课题组成员先后走进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体育等学科的课堂,围绕“如何培养温暖、开放、生长的课堂文化”等进行观课、议课和沙龙;通过观看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视频的方式,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教师新常规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使教师对润泽课堂文化引导下的教学行为达成共识。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尝试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展开,参与听课的老师带着自己的观课视角进入课堂,感受学生的学的过程和学的结果,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互动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构建学生所期待的课堂文化。
  四、微课题研究,助力润泽课堂文化深入
  通过再次梳理润泽课堂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并将其细化成微型课题,尝试让青年教师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进行申报研究。如“润泽课堂文化特征与功能研究”“润泽课堂中的教师理答研究”“润泽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策略研究”“润泽课堂中学习方式的研究”“润泽课堂学生评价研究”等。这些微型课题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活动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教师对润泽课堂文化的多元解读和多元实施。
  五、总结梳理,凝练润泽课堂文化成果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努力构建润泽课堂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初步成效。
  (一)课堂学习组织架构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能深度卷入学习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能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改变传统的组织方式,按“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分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为2~4人,并努力让每个小组形成各自不同的小组文化。通过小组文化的建设来促进课堂文化的建设。
  (二)生生交往常规重建
  课堂文化的重建本质是师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必定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的支撑,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思考,形成了低、中、高三年段学生课堂交往新常规。
  (三)课堂评价体系建构
  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交往互动、总结提升,反馈练习五个维度设计课堂观察表,加强对学生“学”的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促进润泽课堂文化的形成。
  (四)润泽课堂范式形成
  课堂文化具有群体性与延续性,为此,基于润泽教育的理念,我们提炼出了润泽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整理归类,提出问题——自我研读,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意见——反馈交流,补充争辩——评议小结,总结提升。并关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增加“课前导学单预学”和课后“作业设计,复习建议”。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六、结语
  秉承学校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润泽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堂文化,让课堂文化的内涵指向“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教育本真,也必将让学习真正发生、让童心真正闪亮,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拔节生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