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让问”+“研学旅行”是当前课程教学中的新理念、新趋势,有效地将学生提问与自主研究结合了起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教学为例,探讨了“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巧借历史故事、结合教学内容、紧扣学习难点、做好教学总结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让问”+“研学旅行”;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23-02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学生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学习以及历史思维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如何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出发,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对此,“让问”+“研学旅行”有着很好的应用作用[1]。以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研究为主要内容,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学习思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以“让问”+“研学旅行”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逐步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巧借历史故事,营造学习氛围
  无论是“让问”,还是“研学旅行”,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这是发挥“让问”+“研学旅行”教学价值的先决条件。总体而言,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均有较高的热情,但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却经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这和教师没有准确地把握历史课程的趣味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历史知识,尤其是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很容易出现学习氛围不高的现象。因此,历史故事有着重要的教学应用价值。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且蕴含着一定的历史道理,不仅是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源泉,也是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借助历史故事来营造学习氛围。在《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一课中,汉代的推恩令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推恩令由汉武帝颁布,但具体的实施工作在汉景帝时代便开展,笔者在教学中介绍了汉景帝分封梁孝王五位儿子的故事。梁孝王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梁孝王觐见的时候,汉景帝分别赐予他五个儿子侯爵爵位,梁孝王死后,景帝将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并提升他们为王。借助历史故事,能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提问
  在“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让问”是基础,能否让学生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对后续“研学旅行”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启发学生提问作为重点内容,在借助历史故事的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来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最为主要的一对矛盾关系,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标就是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诸侯王的势力。而汉朝中央地方矛盾的根源则在于汉初实施的郡国并行制,刘邦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损益,最为主要的便是在全国推行封国制度,将刘姓子孙分封到各地。在秦朝郡县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那为什么刘邦仍然要推行郡国并行制呢?从刘邦到刘彻,仅仅经过了惠帝、文帝、景帝三任皇帝,为什么汉武帝又要推行分封令,削弱诸侯王国呢?这主要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使教学重难点问题化,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紧扣学习难点,设置“研学旅行”任务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借助研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让问”+“研学旅行”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紧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从学生的自主提问出发,将学生常见的、典型的问题任务化,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来探究解
  决[3]。如此,学生既是提出问题的主体,又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一课讲述了我国封建时期从汉代到元代的政治制度变化,贯穿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最为重要的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差别,如秦始皇废分封,推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汉初郡国并行又削弱了中央集权,笔者让学生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列表,并指出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析为什么有些朝代会出现削弱中央集权现象的原因。学生在研学中可以发现,中央集权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尽管在汉初、西晋初年以及唐玄宗后出现过削弱的现象,但中央集权的强化仍然是历史的主要趋势。
  四、做好教学总结,深化教学效果
  教学总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总结不仅可以全面归纳上一阶段课程教学的具体表现,对后一阶段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让问”+“研学旅行”以学生的自主提问以及自主研究为中心,学生受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让问与研学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总结是帮助学生归纳提问、研究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有效举措[4]。教学总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评价。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更要从“让问”+“研学旅行”的实际需要出发,转变教学评价的模式,积极构建以学生提问、研究为核心的过程式评价,借助评价活动来准确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强化教学评价在学生激励以及学生指导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总结。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既离不开完善的研究方案、明确的分工机制,也离不开学生间的通力合作。在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案可行性不高、研究目标不明确等,教师需要借助活动总结来帮助学生克服研究中的不足。
  著名书画大家董其昌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提问是学生学习思考的产物,是学生课程学习中的难点所在,而问题的解决则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视“让问”+“研学旅行”的教学价值,从营造学习氛围、启发学生提问、设置研学任务、深化教学效果等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马进才.试析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22).
  [2]赵显琼.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研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3]付艳云.新课改后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蔡伯建.“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初探[J].学苑教育,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