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异”析《桃花源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许多文章在组织文字时有线索或有文眼。运用线索或文眼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文章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文章通过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文眼“异”,以其为线,采用大提纲式的问题总起文章分析,引导学生从源外“美”、入源“奇”、源内“雅、和”及复寻“幻”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桃花源记》全文所表现出来的“异”,从而理解文章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桃花源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历来为人们传诵,先后被收入众多选本、教材。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情节神奇、充满魅力。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在文章第一段中有一个文眼——“渔人甚异之”的“异”。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渔人甚异之”的“异”本是一个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异”。在分析中,将“异”字的含义还原为本意,即“奇异”,让学生通过寻找文章中奇异的情节,从而抓住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一、通过时代背景来启发学生找到文眼
  要找到文眼,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课文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由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文字相对通俗,不太生僻,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借助课文注释,基本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这是文章写作的大背景。了解写作背景,再引导学生理解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截然相反的课文内容,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很快从第一段中找出文眼“异”字。
  二、以文眼为线索,串起课文分析
  教师抛出一个总领全文分析的纲领性问题:题目是《桃花源记》,记的自然就是“桃花源”了,那么,课文写了桃花源哪些方面的“异”呢?
  通过阅读理解,把握以下要点:
  (一)源外“异”——美
  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现给读者的景象应该是浮尸遍野、满目疮痍的凄凉,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生活惨淡。然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怎么会有如此完整的桃林?为什么没有被战争毁掉?又是何人所栽?谁人在管?这样的景观也许只有天宫瑶池才会出现。如此花团锦簇、香艳迷人的桃林,令人神往,与我们印象中的战争印记竟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这种“异”不能不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既展现了一片幽美之景色,又吸引了读者眼球,引人入胜。
  (二)入源“异”——奇
  正因为这一派美景,渔人才“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一个“甚”字,把渔人对桃花林的着迷态度表露得淋漓尽致。渔人或许就是带着我们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想对桃林一探究竟。“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竟然是溪水的源头。桃花流水的意境,为文章增添了许多美好的画面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水源处有一山,山里有一小口,好像有些许光。这光是奇异的、神奇的。也许,这光还透着紫气。正是这些许的光,吸引了渔人继续往前走,想进一步探明究竟。接着又一个“便”字——“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个“便”字很显然是渔人的一个连贯动作,也反映出渔人想探明真相的急切心情。穿过一段“极狭”的小路,到“豁然开朗”,这里,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之法,让读者在略暗且神奇的入源路上产生各种猜想,直至眼前“豁然开朗”,带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震撼。
  (三)源内“异”——雅、和,及复寻“异”——幻
  桃花林的美艳,入源路的神奇,为即将浓墨重彩描绘的源内景象做了极好的渲染。
  1. 自然环境“异”——雅
  没有断瓦残垣、哀鸿遍野,而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优美典雅。土地平整而肥沃,民居整齐而有致,池塘桑竹环绕四周,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声声入耳,远山近水印入帘中,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显然,这里没有天灾的影响,更没有人为的破坏,实属人间天堂。这与渔人所熟识的当下之景象相去甚远。
  2. 社会环境“异”——和
  典雅的居住环境,与之相伴的是祥和的人文景致。
  首先展现在渔人面前的是老人与小孩的生活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安详,天下大同。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最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幸福指数。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与源外兵荒马乱的动荡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而接下来渔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淳朴自然的民情民风,更印证了渔人的所见。
  “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对村人而言,渔人无异于天外来客,淳朴、善良的村人在与渔人简单沟通之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体现了村人的热情与好客。这是一种对陌生人毫無防备之心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正与村人长期生活的环境氛围有关。可以想象得出,村人在平时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更没有欺凌剥削、巧取豪夺,有的只是人人为善、平等互助。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才会如此淳朴与自然。“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个“咸”字,一个“皆”字,再一次证明了村人的淳朴与善良。
  另外,“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句也折射出了村人所处社会的有序管理。在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要实现社会安宁、人人幸福,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在文章里展现出这样的有序管理、这种宁静的生活,同样折射出作者当时的复杂处境。陶渊明虽栖身田园,却仍然无法逃避现实,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仍困扰着他。现实的黑暗、丑恶,自身经历的痛苦和艰辛,以及农村的凋敝、荒芜,引起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出路,只能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食其力的乌托邦理想社会。
  3. 复寻“异”——幻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显然,渔人并没有把村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告诫当回事。“志”字,把渔人重返桃花源的心愿表露无遗。如此美好之地,“独乐不如众乐”也许就是渔人的真实想法。然而,即便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太守,太守第一时间作出安排(“即遣人随其往”),但还是赶不上桃花源消失的速度。奇怪的是,渔人出桃花源,能找到原来的路(“向路”),且“处处志之”,然而重返桃花源时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宛如南柯一梦。通过渔人重寻桃花源的奇遇,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一种态度——那些美好的一切,其实只是幻想,它并不存在。
  作者的高超之处不仅在于通过渔人的见闻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更令人叫绝的是,文章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当代的“高尚士”——南阳刘子骥来代言:“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读者或许会认为渔人是作者所编撰的,因此,桃花源的真实性必然会受到质疑,但是刘子骥的现身,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从而产生了“真亦假来假亦真”的奇幻效果。而这样写,更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桃花源只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却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
  三、强烈的今昔对比,深化主旨
  陶渊明所处的年代,注定了桃花源的“异”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是陶氏梦。把今天的中国梦与陶氏梦进行对比,将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进而激发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努力的决心和壮志,让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得以顺利结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