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氛围对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习共同体”指学习个体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依存而进行共同学习,集体建构达到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强调同伴之间的协同学习,互相倾听,悄悄对话,互学互教,在不断地反刍中对知识进行内化与吸收,总结经验并最终提升学习力。以下,我仅从四个方便开展论述,分别是认真倾听,提升互听互学的能力;对话串联,提升学生梳理能力;伸展跳跃,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注重反刍,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希望能够有所借鉴意义。
一、认真倾听,提升互听互学的能力
在“学习共同体”中,倾听是有效课堂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认真倾听,这是提高学生互听互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个体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每个人看待事物、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单枪匹马地自顾往前冲,那么可能就无法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因此在“学习共同体”中,倾听是在安静安全的氛围中,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专注倾听,多听听他人的想法,多看看别人是如何動手操作、如何解决问题的。即使这些想法、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错误的,我们也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这样一来,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学生都相当于一位小教师,每个人都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来,通过长时间的倾听,学生既能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够提升互听互学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比如,在教学完“小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小数——228.320,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小组中针对这个数进行论述,其他学生在一旁倾听,像这个小数读作什么,这个数的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别是什么等等。其他学生在听的时候要寻找错误和遗漏,在这位学生说完之后,他们要进行纠错和补充。比如,一位学生补充道:“228.320最后的‘0’可以去掉,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两位小数。”在这样的共同体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倾听的习惯,善于在倾听前面一个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得到启发与思考,并及时做出补充,分享与交流,互为其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互动互学的能力。
二、对话串联,提升学生梳理能力
“学习共同体”课堂中所说的“串联”是在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和学生串联起来,把一个学生与另一个学生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与同类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习的和今天学习的甚至未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学习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串联起来。根据我的粗略统计,在小学阶段总共有500多个大大小小的数学概念需要记忆,小学生通过梳理能够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知识体系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每天学习的知识,就是一个知识的小碎片,最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例如,在学《笔算乘法》时,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学生借助点子图算出一共多少本书?学生圈一圈,并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想法,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①14×2=28(本)28×6=168(本);②14×3=42(本)42×4=168(本);③14×4=56(本)56×3=168(本);④14×6=84(本)84×2=168(本)当展示完这么多种方法后,小俊同学串联:“前面几个同学很棒都是横着看,把书的总数平均分成几份,而我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我是竖着看平均分成2份,先算12×7=84(本),再算84×2=168(本)。”这时教师提出:“还有谁也跟小俊的想法类似?”这时有三个同学也展示他们竖着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教师及时串联:“刚才这么多种方法同学们都是想办法把这些书平均分成几份,把先算出一份,再算出几份是多少,把今天的知识变成第一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还有不同想法吗?”这时卓跃同学说:“我的想法不一样,我是横着看分成10套和两套,14×10=140(本)。”还有同学用笔算的方法,教师引导笔算和口算中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口算和笔算联结起来,再把笔算和题目的意思联结在一起,学生分享的环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对话串联,教师与学生的串联,与教材的串联,与上节课所学知识的串联。在“学习共同体”课堂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把细碎的知识,形成了知识串,慢慢他们懂得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串联自己想法,当学生没办法串联时,教师及时“出手”引导串联。不仅是一节课中的小串联,还有单元的大串联,学生会利用课外时间对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画思维导图,在每个单元的整理复习课上与小组伙伴分享再与全班同学分享,学生一边对话,一边思考,并且一边进行知识的梳理,极大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梳理能力。
三、伸展跳跃,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
常言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因而在小学数学中唯有在思维上伸展跳跃很大的数学知识才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令人敬而远之的学科,烦琐的论证过程,复杂的计算、诸多符号公式,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因为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毅力。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教师回归学科本质,设计层层挑战题,让知识拓展延伸、统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在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中提高学科能力,磨炼学习毅力。
比如,在教学“面积”这一节的知识后,我给学习共同体出示了这样一道数学挑战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6厘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6平方厘米,问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当然,在我们看来这道题不算难题,用方程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够求得解,但对于还没有接触过方程知识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仅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问题的求解,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有难度的。教师鼓励孩子们,这道题有点难你先独立思考,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小声求助身边的小伙伴,学生先是静悄悄地思考解答,渐渐地,一个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讨论起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和求解的时间,不能因为无人得出答案就急于公布,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有害无益。经过小组的不断努力,有的小组挑战成功,有的小组还是没有挑战成功。教师这时安慰没有做对的同学,并鼓励大家一起帮助分析每一种方法的想法,理清思路,并请思路错误的同学反思修正。虽然一部分学生没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整个求解的过程,学生没有轻易放弃,在学习毅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四、注重反刍,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所谓反刍,其实是一种知识的再消化。我常常会在教学中,或者学生的练习中发现学生对某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不理解,导致错误的理解,这时就引导学生“回头”反思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及时回到“起点”,组织比较、辨析,清晰概念,学生也渐渐养成及时反思的好习惯,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学习没有可怕的事,学习就有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很多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理解都不到位,而理解小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本单元所学的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都是建立在初步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的。学生大都觉得小数的意义抽象,是因为他们把小数和分数割裂开来了,其实一位小数的意义就是它所对应的分数的意义。所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关键是帮助孩子在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之间建立联系。我及时调整教学,回到小数的意义的起点,用三条线段分别表示1米、1吨、1千米,都平均分成10份,指出每个点表示的分数、小数,再把三条线段隐去单位进行比较,请学生观察发现,学生很快发现了不管是什么单位,只要把它们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几份就是几个十分之一,也可以说几个0.1,这样比较的学生把分数单位和小数的分数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理解了再学习小数的计算,就理解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的道理。学生们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营造安静的倾听氛围,在倾听中尊重同伴意见,互学互助,实现了共同发展,在横向纵向递进串联中对文本核心内容形成知识链条,在串联的基础上提出挑战性问题,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交流互动,促进学生获得更高水平发展,以及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
(责任编辑 袁 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