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协调推进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学生离家出走、校园霸凌、沉迷游戏等现象的多发,除了留给其家人无限困扰,也警示整个社会,必须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不良思潮的蔓延、网络文化的冲击,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化,再加上沉重的学习负担,很多中学生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虽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但对外缺乏制度保障机制,对内缺乏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且面临家庭与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割裂,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滞后,逐渐沦为“面子工程”。在“物质至上、精神靠边”理念甚嚣尘上的今天,似乎只有成为“人上人”才是“成功”的人生,但多发的中学生离家出走、校园霸凌启示我们,必须纠正“分数就是一切”的教学理念,复归孩子的身心成长与素质提升,重视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一、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学生、家长、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实际上,大多数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面临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因不爱上学而离家出走、因不善交际而被孤立、因临近考试而焦虑、因青春期悸动而思维分散等,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发现,其频繁发生与学生、家长、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有关。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且处于心思敏感、意志力薄弱的青春期,平日过度受家长宠溺,一旦面临与寝室同学发生矛盾、考试成绩下降等问题,就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交谈、自卑。面对这些心理上的困扰,他们往往选择通过网络来解决或转移,而不是选择应对,使选择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学生也很容易因网络的错误知识走进误区。对中学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人格,增加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中,更多中学存在重成绩、轻素质的问题,一切都向成绩看,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面子工程”,不仅对学校心理学教师的满腹才华视而不见、缺乏利用,而且摆出各种造型,开设一些专门应付上级检查或评优评先的“造型”课,使学生无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获益,甚至可能激发学生反感。对家庭而言,大部分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缺乏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宁愿投入高成本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提升孩子的成绩,而不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很多家长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认为自己的教育具有专业性和代表性,无须进行观念更新和方式转化,对孩子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外部保障机制匮乏。在美国,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比例是1500[∶]1,而在我国,这个比例扩大到了5000[∶]1,而且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全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换句话说,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专业教师队伍缺乏的根本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具备系统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获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且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但在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不具备专业性,而是语文、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有些甚至缺乏教师资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性,一旦由某些缺乏教师资质及专业素养的人担任要职,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心理健康的家校活动组织实施问题,重则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标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者职责、优化心理健康工作者从业资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筛选。
  家庭与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割裂。在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程方式实现,然而,一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就能保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通过单纯的说教很难奏效,中学生往往思维活跃、想象力天马行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身的心理问题,也很难把握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当前心理健康课具有学科化倾向,很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经验不足,面对中学生的真实心理问题,不仅做不到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只会纸上谈兵、照搬理论。此外,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是需要家庭来解决的,然而现阶段,家庭与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割裂问题,丁是丁、卯是卯,缺乏具体的家校合作计划以及对中学生主体的充分关注,既不能发挥家庭资源的延续性,也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致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浮于表面、缺乏实效。
  二、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尽管在目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家长们更重视分数,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但实际上,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孩子进行品格、社会交往、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如果学校能够通过长久宣传让家长对此重视起来,就能够建立起家庭心理健康的阵地,保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德行优秀。对很多中学生来说,他们个性十足、又具有叛逆精神,认为自己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遇到心理问题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以至于不断积攒,酿成不良后果,如果家长能与学校保持一致,以“倾听者”而不是“领导者”角色注重孩子的生活问题、学习困扰,那么学生就愿意与家长倾诉,也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由量变引发质变的严重后果。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数量始终有限,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中学生不斷变化的心理诉求,很难做到完全适应,而家长分布于各行各业,掌握着差异化、前沿化的资源,如果家长很好地介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足以弥补教师能力、对学生了解程度、知识素养上的不足,对打开学生心田,平衡学生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校而言,学校与家长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就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如果两者能够“共筑同心圆、携手再出发”,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方式上相互借鉴,在教育手段上相互利用,就能起到“1+1>2”的理想效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家校合作。实际上,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家校合作。这是因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自身要求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周围环境及个体实践的结合,不是单靠纯被动注入就能产生反应,而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学校的短时强化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形塑,需要结合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而家庭作为中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具有天然的长期性、主动性、内化性,且能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可或缺。其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家校合作,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学生对外接触面逐渐变大,而受到的外界诱惑、思想侵蚀也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家庭与学校联手,形成合力,为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相反的,家校不一致会直接抵消双方的教育效果,直接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无力。在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上,现阶段已经涌现众多成果,体现巨大效能,例如山西太行中学“心理健康使者”、安徽芜湖中学“感恩的心”,都体现出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创建了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自信心、乐观程度、交际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有质的提升。   三、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何以协调推进
  顶层设计方面。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推进,需要政府发挥更多力量。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重智育、轻心理的问题,升学看成绩、就业看学校,导致从学校、家庭,到教师、家长都不遗余力地向分数看齐,生怕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寒门学子上名牌大学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有效途径,心理教育自然要为语数英让道。尽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设定为必修课,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将其纳入对学校或学生的考核之中,导致很多中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流于形式,不认真对待,把心理健康课视作鸡肋。为此,必须强化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标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德育工作考核,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制定更完善的计划与分工。事实上,每个学校在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希望扮演好引路人角色,通过自身不断摸索进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但由于学校身在其中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引入家校合作督导组织,依托相关领域专家来保证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化、平等化、长期化。
  学校方面。对学校而言,首先要明确家校双方责任,在政府缺乏有关家校合作政策及法律的背景下,应制定全面、系统的家校合作协议,一方面,避免教师和家长在具体工作中因责任边界不明而导致相互抱怨,影响家校合作质量,另一方面,尽管协议只是一个仪式过程,但能让家校双方清楚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反省反思不足之处,实现纠正与进步。其次,要给予家长充分的指导以调动其积极性,在家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家长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拥有特定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就能释放出家校合作的巨大潜能。为此,要保证对家长的充分调查研究,从需求出发,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与指导,而教师如果需要教育场地、教育资源,也可以找有条件的家长协助。再次,要优化师资队伍,除了要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高校设置相关专业,更要求学校增强对在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或借助高校力量,或与机构合作,或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完善基本理论、丰富教学经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家庭方面。作为中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面对急速发展的社会,家长应扪心自问:“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重要,还是只有成绩最重要?”家长必须树立起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不仅要积极与教师交流询问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还可以咨询相关辅导书籍,在发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时与孩子正确沟通,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家长也要提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树立起参与意识、组织意识,而不是作为单纯旁观者,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沟通与教育阵地,主动配合教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深化自身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
  (责任编辑 林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