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教育”试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孜孜以求的21世纪教育前景。在此基础上,末学在国学课上进行了“悟道教育”尝试。国人大都读过《西游记》,留心的读者应该对唐僧的三位徒弟(猪悟能、沙悟净、孙悟空)印象深刻,末学认为这是作者吴承恩特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他们暗示了悟道的三个境界:悟能、悟净、悟空。同时意味着作者希望读者从他的心血之作“悟道”。为了凸显条理性便于阅读,下面分三部分细叙。
一、“悟道教育”综述
按照通俗的说法来理解道。道,是宇宙的根本,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无形无象,本无名字,人强名之为道。《老子》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悟道不是虚无飘渺的思想上的理解。是真实可见的,见性是悟道的最初见证。
教育是一种悟道,我深以为然。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从“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得法”,恰好是教学必须经历的三层境界。一篇《没有模式的课堂叫“胡搞”》的教育教学论文也提及这个观点。
我赞同以下的教育感悟:教学很像是练武功,要想练好一种上乘武功,首先必须练好基本招式,这叫“有法”。扎实练好了基本功,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出招,要根据对手的招式灵活出招,这叫“无定法”。最后,习武者将所学的各种招式融会贯通,加以升华,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就叫“得法”。
教学与练太极拳执的是同一个理,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必须:明理,得法,苦练。
我们的目标就是:总有一天,我们要让每一个厌学的学生爱上课堂,“嗜学如命”。
二、“悟道教育”举隅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现在以2018年3月22日周四的国学课教学过程向大家汇报。
本学期的国学课,我发了两份资料(《道德经》,《朱子家训》)给学生,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授课,为时约半节课;还有半节课讲解黑板上的内容(课前已板书)。
这节课的上半部分讲解资料上的《道德经》内容,下半部分板书为:
1.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4.春临大地百花艳,节到人间万象新。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夏去秋来冬又至,背起书包好过年。
讲解完板书内容后,我请三位同学到黑榜前面来分别划出每小段中的“春”字。然后邀请一位同学给黑榜内容取一个名字,即如果把它看作文章的话,给出题目——文眼。该同学在我的引领下写出了:集束取“春”,与“春”约會。
整堂课精彩纷呈,同学们离开教室时满面含“春”!
三、“悟道教育”展望
为了更好阐明我的意思,我们从两方面对“悟道教育”展望。
1.什么是教育
答案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这里根据专家的观点谈谈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怎么来的,据说这个词汇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我是这样理解的:education是一个词根与两个词缀的拼写,前面的e是向外的意思,是前缀;“duce”是引导,是词根,“tion”是名词后缀。所以应当这样领悟: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由内而外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于让学生开悟——悟道。
2.悟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自己成为“人师”
中国古代传统把教师分为业师、经师、人师,他们是有区别的;现在看来他们之间的分野依然存在,甚至界限斩然。
业师,通常指的是有一业之专,可以授于予学生一艺之长的老师。经师,通常指的是能够讲授统治阶级指定的“经书”(后来也曾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再后来就泛指“经学之书”)的老师。《资治通鉴》中有一句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能以其精湛的经学知识传授他人(做经师)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去教人如何做人(做人师)就不那么容易了。这话现在琢磨起来,不无道理。
悟道教育的过程是由“业师”到“经师”再到“人师”的逐级递进,悟道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成为“人师”。这应该是教师的终身追求。《成为“他自己”》教育教学论文中有一段感悟说到教师们的心里去:当有一天,我们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把学习看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时,我们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成功的教育者”。
“作为一个老师,他心中要有学生啊,学生是你的宝贝啊。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要全身心的投入,用生命歌唱。因为你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啊。在当今世界,诱惑很多邪恶很多,要守正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守正拒邪,是我们教育者的尊严啊。”
这是《师道·于漪》片子中,于漪老师对青年教师们说的一番话。
时代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信仰”——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心中有爱,目中有人”“深爱生和气,和气生愉色,愉色生婉容”,正因如此,于漪老师成为上海教师的典型代表。
上海名师于漪有句名言: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我以为于漪做老师就是做人师!她达到了悟道教育的最高境界——让自己成为“人师”!
教学与练太极拳执的是同一个理,明理,得法,苦练。有志于此道者必将:“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宋词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体会悟道教育,希望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共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