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单晶硅片的清洗检验工艺分析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首先对单晶硅片表面玷污杂质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将其进行总结和分类,接着以DHF以及SC-1为例对清洗工艺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而后对检验工艺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单晶硅片;清洗检验;工艺;设备
  引言:在对太阳能材料进行制作时,硅表面有一层薄膜,可以有效减少反射,当二氧化硅层中掺杂不利的杂质离子,绝缘性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对其进行清洗检验就会提高絕缘的性能;对于等离子边缘腐蚀而言,若是有其他杂质出现,比如灰尘、油污等,就会对器件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而对其进行清洗检验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质量;硅片内杂质离子会对P-N结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减少其击穿电压或产生表面漏电等现象,从而导致P-N结性能下降;对于硅片外延工艺而言,相应的杂质会对硅片电阻率产生一定影响,使其难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对于硅片清洗而言,原则上是先将表面玷污消除,而后对氧化层进行溶解,最后将金属玷污、颗粒等进行消除,使其表面可以钝化。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将DHF与SC-1作为重点,对其清洗工艺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
  1. 表面玷污成因及其分类
  在对硅片表面进行清洗检验前,必须要明确表面杂质的成因和种类,从而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对其进行去除。硅片表面玷污杂质的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对硅片进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外部环境污染、水产生的污染、试剂所产生的污染、操作人员人体所带来的污染、工业气体产生的污染、工艺自身带来的污染等。表面杂质的来源和成因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将其按照类别进行划分,有如下几类:(1)按玷污杂质形态进行分类,有微粒型、膜层污杂质(2)按吸附力进行划分,有物理或化学两类吸附性杂质。(3)按照被吸附物的存放形态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分子、原子、离子型等吸附杂质。(4)按照物化性质进行分类,可划分为有机玷污、无机盐、金属例子以及机械微粒等。
  2. 清洗工艺对应改进分析
  2.1 DHF工艺分析
  在20至25摄氏度下对腐蚀表面氧化层进行为期30秒的清洗工作,将金属玷污进行消除,DHF清洗工艺可将表面氧化层进行消除,表面存在的金属与氧化层同时进入清洗液,如此一来便能够较为轻松的将硅片表面金属进行去除,比如铝、镊、锌、铁等,但对于铜而言,并不能将其充分去除。配置比例为:HF:H2O2 =1:50。
  改进方法:(1)HF+H2O2 。HF(0.5%)+H2O2(10%)在正常室温下进行清洗工作,能够避免DHF清洗工艺中Cu等金属附着现象的出现;因为过氧化氢具备一定的氧化作用,硅表面会形成氧化膜,HF会对氧化层进行一定的腐蚀,氧化膜上所附着的金属会溶解到清洗液中,硅片表面就不会在产生氧化膜;Al、Fe、Ni等金属不会附着在晶片表面;适当添入强氧化剂,先行获取电子,如此一来硅表面因为双氧水作用而产生氧化,铜以正二价铜离子状态存在于清洗液中。硅片表面因氧化作用产生自然氧化膜,正二价铜离子就难以附着在其表面。
  (2)DHF+表面活性剂。在HF0.5%的DHF液中适当添加表面活性剂,此方法的清洗成效同HF+H2O2相比,大致相同。
  (3)DHF+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DHF液而言,硅表面表现为负电位,粒子表面则为正电位,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入后,硅表面以及粒子表面电位可以转变为相同符号,如此一来,硅表面与粒子表面相互作用进行排斥,能够有效避免粒子重复附着现象的产生。
  2.2 APM(SC-1)工艺分析
  在65至80摄氏度下,进行为期10分钟左右的清洗工作,对部分有机物、粒子以及相应金属进行去除。受H2O2作用影响,硅表面产生的氧化膜具备一定的亲水性,清洗液可以完全浸透硅表面与粒子。NH4OH会对氧化层以及表面的Si产生一定的腐蚀,硅表面所附着的颗粒就会进入清洗液,以此完成粒子去除的工作目标。该溶液会对硅片表面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
  SC-1 液的改进方法:(1)在使用SC-1工艺进行清洗时,表面粗糙度会增加,为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可以适当减少氢氧化铵的组成比,将氢氧化铵、过氧化氢以及水的比值控制为0.05:1:1 (2)可以合理利用兆声波进行清洗工作,将超微粒子进行消除,如此一来,还可以将清洗液温度进行降低,从而降低表面附着金属情况的出现。(3)在SC-1液中适当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清洗液的表面张力。清洗液的表面张力变低对于去除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去除效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SC-1液进行清洗,表面粗糙度会增大,与清洗前进行比较,表面粗糙度大概增长一倍。而使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清洗液进行清洗,表面粗糙度与清洗前基本保持一致。(4)在SC-1液中适当添加HF可以对清洗液的pH值进行有效的控制,清洗液中金属络合离子的状态也能够得到稳定控制,避免金属重复附着现象的产生,也能够有效避免表面粗糙度增加的情况。(5)在SC-1清洗液中适当添加鳌合剂,可以与清洗液中金属发生作用,产生赘合物,避免金属重复附着于硅片表面。
  3. 检验工艺分析
  3.1 检验项目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单晶硅片进行清洗和检验对于整体工艺流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硅片清洗中的SC-1以及DHF两种清洗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应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而后从检验项目以及检验等级两个方面对检验工艺进行了分析。本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清洗工艺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广大相关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权. 半导体单晶抛光片清洗工艺分析[J]. 半导体技术, 2007, 32(12):1049-1051.
  [2]刘宝华, 任欢欢, 任崇荣. 单晶硅片的清洗工艺控制[J]. 科技创业家, 2013(20).
  [3]袁绪泽. 半导体单晶抛光片清洗工艺研究[J]. 通讯世界, 2015(22):270-271.
  [4]杨章萍, 姜彩霞, 张旭慧, et al. 某单晶硅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及防护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3, 30(5):371-373.
  [5]李强. 硅片抛光清洗简述及表面缺陷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No.252(06):211+214.
  [6]范红娜, 杨洪星. 单晶硅抛光片表面质量探究[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6, 45(8):2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5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