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文本多元解读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践行新课改提出的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以学定教,实施多元化的文本解读,给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个性解读的过程中,有效发展创新思维、思考能力。本文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文本多元解读的几个方面,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文本;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的倡导,能够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更为丰富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多元解读存在一些偏差。所以,究竟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文本多元解读,真诚对话
  真诚对话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让文本、读者、作者三者之间进行真诚的对话,从字里行间理解文本、理解作者,感受情感,体验阅读,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真诚对话,然后找准文本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而达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多元解读的完美统一。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懂得作者想要通过这篇课文告诉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主人公和信念来理解文本。“厄运是什么?课文中厄运指的是什么?谈迁有怎样的信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围绕谈迁和信念去谈,不会思绪满天飞的去谈。如果有学生理解成了“小偷偷走几卷书就是厄运”,这就脱离了文本,没有准确地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学生围绕谈迁编写《国榷》而谈,有学生说道:“谈迁坚持信念,为了完成《国榷》耗时耗力。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谈迁这样坚定的信念。有时候尽管定下了目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坚持下去,得偿所愿。”如果有学生这样理解,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是的,想要坚持信念很难,比如学期初定目标每天做一篇阅读,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真正坚持的很少,是吧?”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坚持信念。
  坚持文本多元解读,首先就要做到真诚对话,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和引领学生深入地真诚对话,以情比情,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带入,帮助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坚持文本多元解读,拓展深化
  对于文本的欣赏需要多角度,不同的角度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同一个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维度的阅读和思考,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达成深化阅读、多元解读的效果。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能够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针对思想内涵、语言文字,展开个性化解读,留给学生自主创新思考的空间。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海伦·凯勒》一课,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海伦·凯勒给人怎样的感受?可以从行为表达、精神等方面来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可以说海伦·凯勒很努力,毕竟在课文中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手指头摸盲文都摸出了血,也仍然坚持着;可以说海伦·凯勒坚持信念,充满希望。毕竟她想要学习说话,就每天坚持练习,每一个单词都会反复练习,几个小时也没关系,直到读对为止;也可以说海伦·凯勒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不管是最开始的学习盲文还是后面的学习说话,对失明的她而言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相反愿意花费成倍的时间达成目标。学生们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出示海伦·凯勒面对的困难以及她的努力。当学生进一步了解之后,就会被海伦·凯勒的事迹感动和鼓舞,从而使学生得到一个领悟:遇上困难,要像海伦·凯勒这样不屈不挠,顽强地坚持努力下去。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同一篇文本的时候,人物形象就会日渐清晰明了,并且丰富起来,所以一定要坚持多元化文本解读,拓展深化,加深理解之后进行教学。
  三、坚持文本多元解读,合理质疑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文本,有时候甚至会和作者的思想相左或者是相悖,批判式地解析文本,提出合理的质疑。遇上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引导,支持学生合理的有创新思想的观点。只有这样充分地尊重学生观点,引导正确、合理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最后的姿势》这课,学生认为:“这个题目不符合课文内容,提出这个质疑是因为内容讲的是谭老师舍己为人,面对灾难先想到学生安危的故事,似乎全文都没有提到最后的姿势,就有学生表示标题应该是伟大的谭老师或者是人民的好老師之类的标题,因为这样能够明显地突出故事写的是一位伟大的教师,至于如何伟大,学生读过课文就能够知道了。”是的,题目是文章的灵魂,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和特点。对于学生这样的质疑,教师应该在当堂课上就予以肯定,并且教导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记得多方思考拟个好题目。
  坚持多元化解读,一定要合理提出质疑,这是思考的表现,对于这样的质疑,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多肯定,支持他们多元化解读文本,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过多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其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引领学生在多元文本解读的理念下,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和解读过程,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应鼓励学生不论课内课外都应该多学、多思、多实践,不断地发展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峰.多元解读,实现“美”味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8(16):54-55.
  [2]魏晓丽.新课改下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19(05):79.
  [3]魏芬玲.在“多元解读”的误区中突围──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效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8(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