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了解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本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本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增长较快,用药金额占比逐年上升;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多数为抗肿瘤及辅助类药物,艾迪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药金额上升至前2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居DDDs排序首位;DDDs排序前15位药品多数为DDC较低品种。结论  本院中药注射剂品种相对稳定,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慢性病用药特点,今后应同时关注效益与成本,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5-0132-0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5.03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trend of TCM injections in 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 of Edong Healthcare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medication. Methods The defined daily dose (DDD) method was used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onsumption sum, the defined daily doses system (DDDs), the defined daily cost (DDC) and the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TCM injections. Results From 2014 to 2017, the utilization of TCM injection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amount of medication propor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mong the top 15 medicines, half of them were antineoplastic and adjuvant medicine, and the amount of Addie injection and Brucea javanica oil injection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nd occupied the top two;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now ranked first in the DDDs; most of the first 15 medicines in the DDDs order were of the lower DDC variety. Conclusion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 a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for chronic diseases. The benefits and cost should be focused on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level of rational medication should be raised.
  Keywords: TCM injections;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中藥注射剂是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剂,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解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笔者对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4-2017年此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医院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本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检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在用中药注射剂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及用药金额等信息,将全部数据录入Excel2013进行汇总及统计分析。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统计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金额排序与中药注射剂DDDs排序之比(B/A)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指标,综合评价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DDD数值主要参考《新编药物学》[1]规范用法和用量,未收录药物则参考药品说明书。DDDs=总用药量/DDD,DDDs是药物使用的频率,数值越大表示临床应用频率越高。DDC=用药金额/DDDs,DDC是药物使用的平均日费用,其数值可反映患者及其家属经济负担大小。CAGR=[(2017年用药金额或数量/2014年用药金额或数量)1/3-1]×100%。
  2  结果
  2.1  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构成比
  2014-2017年医院年度总用药金额及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在用品种数略有下降。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增长速度远超用药总金额增长速度,因此用药金额所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  用药金额排序
  2014-2017年,本院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中药注射剂品种变动不大,主要包括抗肿瘤及辅助类、活血祛瘀类和清热解毒类。4年间肿瘤辅助类品种始终居用药金额排序前5位,如艾迪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等,见表2。
  2.3  用药频度及其限定日费用和排序比
  本院中药注射剂DDDs排序前15位多数品种与用药金额前15位药品一致,但顺序稍有变化。
  近年来,本院中药注射剂价格变化幅度不大,尤其是大部分品种DDC值在4年间基本保持不变,见表3。
  3  分析与讨论
  3.1  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构成比
  2014-2017年,本院年度总用药金额及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增长较快。中药注射剂在全院药品销售金额中始终排名前列,用药金额增长速度超过总用药金额增长速度,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变大。
  本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依据《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鄂人社发〔2010〕44号)要求引进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目前在用中药注射剂34个品种中29个属该目录品种。
  本院临床医生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性缺乏重视,认为其不良反应低于化学药,因而存在过度使用等不合理现象。中药注射剂通常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及工艺复杂,同时为优化溶解性和稳定性,常加入助溶剂、稳定剂等辅料成分,包含鞣质、多肽、蛋白质等致敏及热原物质,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易导致药品质量变化引发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配方、功能主治和禁忌也不同,临床选用时须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號)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辨证施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3.2  用药金额排序
  2014-2017年,本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品种变动不大,主要包括抗肿瘤及辅助类、活血祛瘀类和清热解毒类,4年间其合计用药金额分别为1194.86万元、1863.77万元、2191.58万元、2259.63万元,占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91.31%、92.79%、93.45%和93.72%。
  排序前15位的品种多数为抗肿瘤及辅助类药物(2014年和2015年为7种、2016年和2017年为8种),4年间用药金额分别为749.20万元、1369.13万元、1605.70万元、1596.94万元,CAGR达到28.70%。本院是湖北省特色肿瘤专科医院,拥有众多省级肿瘤重点专科医疗科室,长期注重中西医结合及多学科协作治疗,在中医药支持治疗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能明显减少肿瘤患者化疗痛苦,提高其存活时间。
  本院2014年及以前抗肿瘤及辅助类药物中复方苦参注射液用药金额一直排在首位,近2年临床使用略有下降,可能与其不良反应较多有关。本院临床药师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1月-2016年6月共发生73例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复方苦参注射液有36例(49.32%),其中33例每日用量超过说明书规定的12 mL(4例为15 mL,15例为20 mL,14例为30 mL),这可能是患者病情需要,也可能与药品规格(每支5 mL)有关,为避免药液浪费而导致过量使用,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增加。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指导依据,因此应严格遵循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特别针对中老年肿瘤患者更应谨慎。
  本次统计显示,艾迪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药金额及排序明显上升,2017年,两药用药金额分别为525.04万元和308.18万元,在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中分别占21.78%和12.78%。艾迪注射液具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功效,为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入选国家基本医疗药品目录,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辅助药物之一[2]。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对各期肿瘤细胞有杀伤和抑制作用[3],目前在本院多与一线化疗方案联合用于肺癌及各种消化系统肿瘤,显著提高了化学治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本院治疗胃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广泛采用中西药联用方案,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常与基础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前述73例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除4例晚期肿瘤患者并多处转移仅单独采用中药抗肿瘤姑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采用肿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及辅助治疗。
  目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物的配伍研究尚不够全面,不同注射剂合并使用可能改变其有效成分,或使杂质析出,或改变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等,极易导致配伍不当,降低药物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本院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领域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细菌和病毒感染等,与相关统计[4]基本一致,其中抗肿瘤及辅助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及销售金额均位于前列,显示本院肿瘤患者就诊人次快速增长,可能与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相关。
  3.3  用药频度排序及限定日费用值
  2014-2017年,本院中药注射剂DDDs排序与销售金额排序品种基本一致,但位次稍有变化,多个品种抗肿瘤及辅助类药物排名下降(如艾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有的甚至跌出前15位(如消癌平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而活血祛瘀类品种(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增长迅速。DDDs排序前15位多数为用药费用较低的品种,DDC<100的品种2014年有7种,2015年、2016年各9种,2017年8种,表明价格仍是临床用药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及盐酸川芎嗪,能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肌供血等,具有明显心肌保护作用[5]。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含丹参素和川芎嗪单体的小输液剂型,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等作用,临床用于脑栓塞、脑血栓等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以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上述2个品种成分相同、功效相近,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DDC值低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根据药物经济学分析可能更具成本效果优势,因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目前在本院用药频度最高,2017年B/A达到5.0,显示临床医师及患者更倾向使用。
  抗肿瘤及辅助类中药注射剂多数品种DDC在100元以上,2017年艾迪注射液DDC为244.80元,虽然其用药金额排名首位,但DDDs排序却相对靠后,B/A仅为0.25,显示较高的日均费用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频率,同步性差,患者经济负担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本院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及各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联合化疗,能有效辅助及加强化疗药物抗肿瘤疗效,其不良反应在本院远低于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且DDC值较低,患者更易承受,因此其DDDs增长较快,目前已成为本院DDDs最高的抗肿瘤及辅助类中药注射剂。
  作为肿瘤辅助品种,黄芪注射液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完全秉承了“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且DDC不到3元,2014年和2015年均位列本院DDDs排序前15位,但在2016年和2017年用量锐减排名大跌。
  清热解毒的热毒宁注射液DDC仅几十元,同样在2016年退出DDDs排序前15位;另一种清热解毒剂喜炎平注射液DDC超过200元,DDDs排序却逐年上升。针对这一用药不合理情况,建议医院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临床用药除了需要衡量疗效和不良反应,还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因素,减少DDC过高品种的使用,降低医疗费用。
  总之,本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符合当前我国慢性病发病及治疗趋势,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并呈现良好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建议在关注药物疗效与用药成本同时,积极控制患者治疗费用,力求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提高临床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水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21-773.
  [2] 罗卓卡,张明珠,何丽霞,等.抗肿瘤辅助药艾迪注射液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1):191-192.
  [3] 陈州华,黄立中,龚辉,等.鸦胆子油乳胸腔注射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4):131- 133.
  [4] 李燕,罗宏丽,王国俊.我院与四川省23家医院2013-2015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对比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2):4482-4485.
  [5] 陈秋芳,朱晓峰,韩莉,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6,38(2):272-277.
  (收稿日期:2017-06-07)
  (修回日期:2018-12-27;編辑:梅智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