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故事主题绘本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绘本”一词逐渐在国内兴起。绘本以专属于它的精辟生动的语言文字和形象有趣、色彩明快的画面,带领着孩子们在各个奇思妙想梦幻般的空间里遨游,享受着不同以往的视觉艺术的欢乐,并从中感悟道理。但是如何在美术课上,将故事主题绘本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联合起来,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更好地成长发展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兴趣、绘图设计应用、师生互动和创设情境等方面提升故事主题绘本教学效率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绘本;故事主题;心理健康;学生
  在核心素养时代的今天,我们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以怎样的一个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媒介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好的发展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寻找。特别是在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也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我国作为学生教学的一种有效媒介手段,主题性的绘本教学得到了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关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情绪自控能力的养成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此,越來越多的学者也积极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甚至很多学者就儿童的情绪自控能力认知、情绪自控能力的应对策略学习为主题的国外绘本为素材,开展学生情绪自控能力教学,这些都是主题绘本教材在心理健康成长教育范畴的很好运用。藉此,本文将选择故事主题绘本为涉足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开展研究,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研究为规范,开展对故事主题绘本应用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将故事主题绘本的阅读、表演和解决问题相结合,探讨对学生情绪情感、自控能力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深远影响。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绘本?“绘本”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而现在意义上的绘本主要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后来逐渐被沿用到学生图画故事的用词。据资料显示,我国对绘本一词的解释,在内涵上也要远远小于最初西方国家界定的范围,常常将其等同于西方故事绘画书,常常将插画书和绘本混为一谈,但绘本与插画书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绘本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图画与少数相关文字或者完全没有文字的结合,以达到传递或说故事的目的。
  而故事主题绘本则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故事 ,表达特定的感情、主题的读本,它蕴藏着绘画和文字两种手段的相互联系来诉说故事的艺术。它讲述的是贴近大家生活的故事,故事情节简明易懂,小故事大道理,描述的文字语言精炼生动,搭配着形象可爱有趣、色彩明快和谐的画面,为此,在我的美术教学活动中通过借助故事主题绘本其形象生动的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故事主题绘本确切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感知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二、故事主题绘本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应用
  1.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知识应用和素质能力的拓展,而轻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报道发现:我国多个城市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学生心理的调查,8.8%的学生有不良行为,11%的学生情绪抑郁、自卑,8.5%的学生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阶段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
  2.案例分析
  对于如何更好的使用故事主题绘本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则是将绘本教学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基础上述对教材选择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如何突出故事的主题特性,如以“克服困难”“培养自信心”主题活动中的“加油,我能行”为例,在开展故事主题绘本教学时,应着力分如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观察分析封面和故事中的图画,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在课程的导入上是以学生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的形式展开,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过程中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地发言,说出自己的的观点和看法,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画,描述故事人物在遇到困难或者获得成功时表情、情绪和心理的真实想法,并尽量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表现出来,在必要时还应进一步猜测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在绘图的过程中,学生也有很多机会来表达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和看法,通过换位思考,尝试体会他人的感受。其次,在故事主题绘本的阅读中开展表演体验活动。以《刮大风》绘本为例,绘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刮大风时周围环境各种物体的表现方法和应用线条或色彩等表现风的形态,对于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孩子们体验刮大风的情境,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结合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来表现中丰富个人情感、想像力和创造力,借机养成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将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表达出来,考虑到孩子们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在表达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困难,如若引导不当,很容易打击到孩子们的自信心,甚至造成其对该学科的恐惧心理,严重时甚至会有心理障碍,为此,在课程导入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学生的不同水平,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最大限度的获取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同,继而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刮大风时的感受,能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画刮风的情境,甚至于画中有“我”的体会,能画出不同类型的风。以课堂导入为例,可以事先准备好准备风扇、录音机等道具,让孩子们猜一种自然现象,并进行使用如下活动:
  活动一:通过扇扇子的力度模仿自然界的风,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风的感受,同时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动态。引导学生理解小博士的话。
  活动二:分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及图片,设问:1.大家知道风是怎样形成和产生的?2.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关心自然,关心生活以及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活动三:欣赏·感受:欣赏不同风格的大师作品,设问:作者是用什么线条、色彩、笔触来传达自己对刮风的感受的?风能直接画出来吗?如果我们要画风,应该怎样去画?应借助周围的什么景物去表现?
  我们要善于以丰富的课堂表现形式,将学生尽快的引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来,借助丰富的课堂表现形式也更能让孩子们对课堂充满兴趣,愿意并主动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升信心。除此之外,对于绘本的教学,我们还可以用听、看和做让学生体验刮大风的感受;用思考和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物体与人物的变化;用画和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刮大风的感受。课程教学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教学,也同样如此,关键是要灵活变通,与孩子的生长阶段特征结合起来,符合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其更加健康的成长。
  小学阶段是个体情绪发展的起始时期,对学生情绪能力的发展以其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时期通过开展系统化、适宜化的情绪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情绪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本文着眼于故事主题绘本在教学实践的应用,结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展绘本脚下展开分析讨论,提出一些改善提升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借此,更好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冯玉云.如何提高学生绘画兴趣[J].艺海,2005(05).
  [2]阮开宇.从学生绘画表现中看到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1).
  [3]陈翀.学生画,独特的心灵之旅——学生绘画心理浅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
  [4]魏晓芳.浅谈学生绘画动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7).
  [5]雷桥,王刚,欧潮海.论学生绘画的情感体验与表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