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MOOC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声乐课程中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MOOC环境下,针对传统声乐教学的不足,发挥翻转课堂、微课、MOOC的优势,将线上与线下实体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更大限度的发挥数字网络教学与实体课堂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声乐课程;实践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表演及声乐教学人才,课堂上以声乐理论为指导,声乐技巧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实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伴随新时代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运用能力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学生的培养要与社会就业密切相连,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新时代胜任社会工作岗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演唱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但目前中国高校声乐教学仍然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传统声乐教学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传统声乐教学观念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不丰富
  中国传统声乐教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各高等院校声乐课堂上大都是以声乐理论、演唱技术为主要内容,教育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更新速度较慢。伴随中国高等院校招生扩招,高校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大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并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声乐教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声乐理念更新速度慢,多学科交叉、多元文化交叉滞后。
  (二)传统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导致当代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无法满足现代音乐人才的培养
  中国传统的声乐课堂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课上听、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一直延用一对一授课、集体课、小组课的模式进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专业学生对于课堂上重要的声乐理论、声乐技巧、声乐器官解剖掌握并不透彻,课后对于声乐技巧不能够准确练习,反而会养成一些不好的声乐演唱习惯,难以修复,这些原因导致声乐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逐渐失去对声乐的热爱,甚至转行。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现代化声乐人才所需要的信息量,如何将多元文化、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点融入到声乐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考,是高等院校声乐教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课上、课后过程性考核欠缺,学习质量不高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都是采用课上讲解理论知识与基础练习,课后专业教师布置作业进行练习与实践,课后大部分学生是否真的在按质按要求进行练习与思考,学生是否在主动学习,教师无从考证,专业教师只能通过课上还课的状态进行基本判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欠缺学生过程性考核,导致学生课后进步的效率低下,大部分学生长期仅限于学生课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长期下去,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动脑思考的能力,无益于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培养。
  二、基于MOOC环境下高校声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弊端,结合当代声乐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大型现代化数字网络(MOOC)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需求,更利于应用型学生的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课前以微视频为素材,以翻转课堂为手段进行教学实践的引导
  微视频是以时间不长的短小视频组成,彼此之间又具备一定的逻辑联系,其内容主要涉及声乐专业中基础的声乐理论概念、声乐技巧的讲解与示范、作品风格的把握、语言的拼读、核心声乐技巧的讲解、作品的二度创作分析、舞台表演等重点、难点方面的知识。首先,根据班级学生的声乐阶段性不同,专业教师可以提前安排班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专业教师将特定的具有趣味性、代表性、实践性的微视频上传给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课前专业实践的预习,这种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了全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课前进行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的自主学习。其次,利用微视频片段式的特点,将直观的声乐图像和生动的声音相结合,大大激发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声乐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微视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将未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将班级同学调整到同一个进度,有利于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线下实体课堂的优点,满足学生的专业个性化需求,提高专业学习深度
  首先,课前以微视频为素材进行预习,让大部分学生必须将专业教师上传的视频进行分析、研究,将视频中正确的理念、概念进行理解,把不懂得及理解不一样的地方主动与班级同学进行探讨交流,进行探究式交互学习,把一些特别难理解的知识点及专业技术带到课堂,在线上实体课堂中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这样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实体课堂,教师由传统的传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与交流者,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MOOC环境下,虽然大型开放网络课堂具有参与人数多、优质资源多、信息量大、容易提高学生积极性、解决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等优势,但大型开放网络课堂教学很难解决声乐专业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及提高专业学生个体学习深度的缺点,这种情况就需要线上与线下实体课堂的完美结合,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只有将二者巧妙的融合,才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利用混合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的教學手段将课前变为知识的预习,课上变为专业教师与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平台,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教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重点,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利于教学深度的提高。例如: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分别给大一声乐学生上传两个有明显区别的名人名家关于歌唱呼吸的视频,提前让学生了解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如何吸气、如何呼气?专业教师上传视频的教学设计在于:在歌唱中,吸气大同小异,在呼气中,虽然各家各派都强调横膈膜的保持,但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比如在胸腹式联合呼吸中有主动收小腹与小腹保持吸气状态、被动微收的区别,在专业学习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专业分歧,专业教师主要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歌唱气息和物理力学的关系,明白歌唱呼吸中的力量分为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支撑我们的歌唱,根据个体的需要和适应,懂得:“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道理”,不会限制性的束缚在死胡同里,将专业学活,更加利于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进步,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课后实践环节训练,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把握好课前预习和满足学生课上个性化需求还远远不够,课后的实践练习,知识的巩固才是重中之重。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是课上老师讲完专业知识,进行个性化练习以后,课后主要布置作业为主,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利用前两步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已经调动起来,课后建立线上与线下多元化实践考核机制,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后实践环节。1、专业教师建立线上交流平台,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每日练习、讨论、交流打卡,根据每一位学生发表的观点和个人实践练习的视频为主进行过程考核,打破传统声乐教学中,以考勤、期中考试的方式代替平时表现;2、课后,班级每周轮流进行分组小型音乐会的形式展示班级学习成果,并邀请其他班级学生观摩,可以进行独唱、重唱、班级学生进行钢琴伴奏等多种形式进行,将学生的实践性表现计入本学期过程考核成绩;3、每一位学生下次上课之前,专业教师首先检查学生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情况,并且利用声乐集体课的模式让本组、本班同学进行交流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将线上与线下过程考核密切结合,才会更加全面的检测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在MOOC环境下,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网络的优质资源,以微视频为课前导向,以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手段,将MOOC与线下实体课堂紧密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永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性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4.
  [2] 苏丽丽.SPOC理念下的声乐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
  [3] 徐正.MOOC环境下高校电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论坛,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