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据儿童审美心理对钢琴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现如今大众对音乐学习的态度、观点和现实情况,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相关特点,对教学对象进行调查反馈,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审美心理;抽样调查;措施
  一、音乐教育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方面,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钢琴教育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在现实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的我们,都十分清楚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常常会不尽人意,音乐是传达情感的,由心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亚当在谈到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给予人心理影响从而改变人的品行时说道:“首先音乐它是一种娱乐,人需要娱乐,没有娱乐人就不能生活,其次是音乐能够驱散人的悲哀和忧愁。”因此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音乐,更有甚者一开始带着好奇心的接触,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竟然对钢琴产生反感和抗拒,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运用钢琴这个乐器,通过合适的作品,用音乐感染力来唤起儿童内心的共鸣,钢琴教学不是教他们学习一门乐器,而是教他们感受音乐并且热爱音乐,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习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将音乐的美妙更多更好的传达给儿童,用我们自身去影响他们,让他们看到我们眼中最美的音乐世界。
  二、教学现状反馈--以海淀外国语国际学校小学部钢琴必修课调查为例
  根据海淀外国语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来看,该学校所具备的教学配置优越,在校期间能够提供钢琴必修课的课程安排,并且每周钢琴课达到三至四节,每个学生采取一对一钢琴教学,同时再选择一门其他的乐队乐器。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中,音乐学习的时间占比非常之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教学必须具备多元化和时效性,必须合理的安排好在校期间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当中,即能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并且有效避免对反复练习的抵触。
  針对这个问题笔者采集了不同年级及不同水平的20名学生的反馈情况:1年级上课状态认真或较认真,对内容基本不了解,对练琴喜欢或不知道,大部分能够主动练习。2年级普遍较认真,少数能够选择好听的,对练琴喜欢或不知道,大部分能主动练习。3年级较为认真,对内容能够分辨音乐色彩的不同,喜欢优美欢快的作品,开始出现一些明确不喜欢的态度,有一部分不愿意主动练习。4年级状态两极分化,好的很好差的很差,对内容会选择生活中听到的作品并带到课堂来练习,喜欢和不喜欢的占比平均,主动练习和不练习的对比鲜明。5、6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在练习时间上普遍有一定的减少,但是具备一定演奏水平的孩子对乐器的喜爱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并且在学习压力下仍然能够主动挤出时间练习,并且通过对作品接触范围的扩大,可选择的类型逐渐增多,自己会主动搜索一些作品来演奏和练习。
  通过上述对话,基本不难发现,学生在对音乐的学习当中是从没有概念到逐渐学会选择偏好,主动聆听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2年级的孩子开始出现选择偏好时,心理状态上是主动的,但是当不能演奏作品时,便会出现消极心理,反复练习的孩子在不断的进步成长中,变得越来越喜欢演奏,喜欢聆听,选择的作品种类也开始增多。说明孩子们在钢琴课上,大部分并不是对作品不感兴趣或是音乐没有吸引力,而是练琴的过程枯燥、反复,使得这些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并不能从中获得有效得审美体验,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学生们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接触的东西五花八门,思维十分的发散,生活经验也都越发的丰富,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确定了音乐首要的是净化作用,用音乐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即用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对人的心灵实施某种作用。[1]
  既然是要对心灵实施作用,在聆听音乐时必然是要获得心灵的反馈的。然而从钢琴角度,就练琴本身来说,确实是枯燥乏味的,在入门阶段,作品的累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渐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和听觉上的积累,并且就自身演奏能力而言这是一条必经之路,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获得的听觉经验和技能提升,加之教师的讲解从而变成一种实践而来的审美体验,才能在遇到音乐时产生主动的共鸣。获得就好比说,乐高玩具基本上没有人会抗拒,然而一个庞大的模型必须是由一个个小小的配件拼凑而成,而拼凑的过程必定是繁杂、劳累的。因此想要获得音乐带给他们的正面影响和课标要求的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耗时最多的环节出发,对于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来说,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不只是能够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课堂教学转化成与儿童各个成长阶段心理接受和生活经验相符的内容,来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将“被动”欣赏变为“主动欣赏”,从而培养一定的音乐接受能力,并能从中体会到音乐所描述的画面或者意境,从而对即将大量反复练习的东西有了主动认知,才能够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动力从而带着目的进行练习,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堆积式学习。
  三、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方面:教学方式上化繁为简,小练习曲也有技术难点,先提出难点,让学生理解反复练习的目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探索发现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为刺激,才是学习最佳的状态。[2]以鼓励为主,让孩子在接触音乐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探索中的肯定,增强信心。教学内容上,孩子们弹出来的作品往往没有情感,漫无目的的练习;加强形象思维,尽可能将教学中的比喻拉近生活,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形成“刺激——反应”的思维状态,例如孩子们不喜欢弹奏枯燥的练习曲,那么在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既然这种作品不好听,也很无聊,那为什么每个学生都必须练习呢?提出疑问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解答:就好比是要参加长跑比赛,不穿鞋,你也可以跑,但是穿上鞋子呢,你才可以跑得更快,练习曲就好比是穿上了很棒的鞋子,穿好了,就可以跑得更快啦!用形象思维让学生容易理解作品的意义,主动去接受,缓解在练习时漫无目地的状态。教学态度方面,确保学生能够了解作品每一步练习的目的,时刻与学生保持一种交流状态,随时交换并更新获取的信息,推动课堂节奏地进行。
  家庭方面:课外时间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课堂的任务,一方面解答作品内容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和刺激其主动学习,接下来的课外练习时间,还需要家长必不可少的配合,家长对练琴结果的肯定和对过程的监督,也会加深音乐在孩子心中的占比,增强孩子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家庭环节中,家人的陪伴和肯定也是提高孩子练习兴趣和效率的一剂良药。
  四、结语
  现如今都在强调核心素养下的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就是必备的品格加上关键的能力,其中关键的能力又分为音准、音高、结构,三项相加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旋律。从审美角度而言,准确是审美的基础,最初能打动孩子的是音的高低。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先有正常的生理反应后向文化反应发展,感觉是自身的体验,知觉是需要我们来进行教学和引导的部分,而审美的最佳状态,一定是现有“能耐”了,才能逐渐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现代认知学派认为,学习过程不应只是记录信息、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应是理解信息、构建知识的过程,应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是看学会的数量有多少,而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水平,单就音乐教育而言,不能看一节课学会多少曲子,而是要看学生在唱歌、奏乐、欣赏等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音高、节奏、音强、音色感、曲式结构感、音乐情绪情感的感受力、表现力、合唱合作能力和音乐的初步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看音乐鉴赏能力,和声感、等等,有了质的保障,量的发展才是自由、能动、可持续的,否则量是死的,不利于质的飞跃和发展。[3]
  我们总说儿童审美,到底审的是什么?是准确,准确是审美的基础,必须先有了这点,才能对音乐有了正确的体验。因此,在孩子们学习音乐和实操练习的过程当中,严格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才能在音乐世界中越来越多的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才能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契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形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参考文献]
  [1][2][3]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