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随着教材更新,法治观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初中生的学法守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探讨新教材使用的现状,寻找可行的对策,以期在培养学生法治观念问题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互联网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112-2
  2016年,教育部将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和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发生了改变,说明本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培育目标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我们将更关注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着学生的思维观念,新时代的学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发展规律和学科逻辑为脉络,加强初中生的法治观念,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一、互联网时代培育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首先,法治观念对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观念作为初中生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指初中生对法律与法治的认识和看法,它的核心是指坚持法律至上、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意识和精神。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每個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做到自觉守法。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半成熟的状态,尚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法治观念是他们现在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更是成为合格公民不可缺少的,所以一定要在这个时期对他们的法治观念进行培育。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要求初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治观念。互联网时代和以往的任何时期都不同,初中生能轻易接收外界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网络上发表言论是匿名的、几乎没有成本的,即使有些触及法律界限也往往“雁过无痕”,所以学生看到很多“不加修饰”的信息,自己也可以轻易地发表任何文字。初中生对社会规则、法律法规所知甚少,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只有当学生拥有法治观念时,他们才能对信息进行辨别,对自我进行约束。
  二、教学过程中培育法治观念出现问题的原因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生法治观念培育的主阵地,肩负着重要责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课程标准所预期的培育效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所以我们可以从二者身上探寻原因。
  1.学生自身缺乏法治知识导致基础薄弱
  初中生尚未真正踏足社会,判断事物的标准还停留在道德层面,让他们转换思路,学会法治思维十分困难。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甚至生活中,极少了解到关于法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大多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关于“法”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大人的话语、网上的信息或者电视新闻,这些认识十分零散,而且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这可能会成为本学科学习的阻碍。七年级的法治道路、八年级的违法行为、宪法专册的相关内容、九年级的依法治国等等,这些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很多都是学生不熟悉的,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困难。
  互联网时代也给法治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生能轻易在网络上获知负面信息,有些与教材所述存在差异,而学生无法分辨,这又会冲击学生还为形成的法治观念。
  2.任课教师缺乏法律素养造成进程缓慢
  本学科涉及的法律十分广泛,以《道德与法治》八下为例,教材涉及宪法、权利与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自由平等与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等内容,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整套初中教材涉及了几十部法律法规。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法律的“专业困境”。教师自己不懂、不理解这些法律,又怎么能去教学生呢?有很多教师通过借助具体的法律条文,将重点放在这些既定的、更容易展现的法律上,但是最后却陷入了支离破碎的、简单的“灌输”。
  教师与律师不同,教师的法治素养必须以学生的发展规律、教育教学的原理为支撑,为学生的法治教育服务。任课教师缺乏法律素养,就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法律背后的法理。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说法,更能对教材进行系统地整合,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和认同法治理念。
  三、培育初中生法治观念的对策研究
  1.贯穿教材,渗透法治理念
  初中阶段,本学科的课程内容融合了道德与法律的很多内容。教师首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中所有的法律知识都不是割裂存在的。从直接联系来看,七下的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八上的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整本八下教材、九年级第三单元《提升法治素养》、第十一课《建设法治国家》,这些篇目是关于法律知识的。但是教师只在这些篇目中渗透法治教育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他篇目中可以挖掘的法治资源。
  如在七下的《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要创建一个美好的集体,需要同学们学会将自己的“单音”融入到集体的“旋律”中,要遵循集体规则。而法律其实就是当今社会的社会规则,也就是中国这一大集体的规则,这就建立了一种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之间的间接联系。这样的间接联系贯穿始终,如依宪治国与宪法地位之间、规范权力运行与公平正义之间、公民权利与自由平等之间、合理利用网络与权利义务之间等等。教师如果能将它们合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联系,那么学生对于法治的理解也会越深刻。
  除此以外,法治资源也可以是教师人为地附加到教学内容上去,比如师生之间离不开《教师法》、亲情之爱离不开《婚姻法》,而这两者又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息息相关。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补充”,有利于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材蕴含的法治理念。
  2.依托网络,传递法治精神意识   虽然给教学带来许多挑战,但是互联网也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一是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不光可以借助图片、音频、电影、微课等多种资源,还可以在课堂上实时登陆网页,对具体的法律条文、某些概念的定义、相关的法治案例等进行搜索。二是课堂外的延伸。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安全教育平台、法治网站,引导学生观看法治教育视频和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建立青少年法治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与教学进程同步推出一些适合学生的内容。如在学习宪法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推送系列短视频《宪法十问》,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宪法的內容。教师不仅自己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学会利用网络随时更新自己的案例,建立教学的“案例资料库”,还需要教会学生自己对我国法治进行深入自主学习。
  3.落实实践,增强法治意识
  本学科的宗旨是:“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最终仍需落实到学生的实践中。我们希望青少年具有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更希望他们能掌握依法履行义务、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在举例时,尽量采用新的、现实的案例,法律条文会有制定与修改,今年的八下教材中就与时俱进地新增加了“监察机关”的相关内容。而只有现实发生的事件,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法律就在身边。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增强法治意识,从而形成法治观念。具体做法如模拟听证会、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也可以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或者演示。在“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知识的学习中,我让学生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受教育权为例,让他们自由讨论怎么让受教育权真正落实。学生自己就能得出首先要有法律规定(立法)、然后需要有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执法)、如果有官员渎职怎么办(监察)、最终可以找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司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个公民自觉守法(法治宣传)。然后再以点到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宪法是通过哪些方面的规定来保障人权的。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法治思维在运作了,同样地,在法治实践活动中,他们也是在学习如何带着法治意识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