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蒲公英药在妇科疾病中的治疗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其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此外,还能增强免人体疫力,达到利肝护胆的作用。可生吃、炒食或做汤等都可以。另外,蒲公英还被普遍应用于妇科,且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对蒲公英的常见配伍中药结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实际应用深入分析,展开研究,为临床提供了相关借鉴帮助。
  【关键词】蒲公英;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2
  药对,又被称为对药,是临床中被应用的一种形式 ,药对结构简单,但药效却十分明显。药对并不是药物的随意结合,而是医药学家经过反复试验而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依照配伍的组成原理,成为中医中的特色之一。
  妇科疾病是指女性在非妊娠下所导致的生殖器疾病。目前,治疗女性妇科疾病的中药有蒲公英、益母草、白芷、红花等等。其中,蒲公英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唐代本草中曾记载,蒲公英叶苦,花是黄色的,折断可有白汁流出。可治疗乳腺疾病。在清代的本草中曾记载,蒲公英其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除红肿之疗效。另外,外国学者已从蒲公英中研制出许多化学成分,经过医学证明,蒲公英针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尤其对盆腔炎、盆腔脓肿外阴肿痛等效果明显。
  本研究以相关文献为基础,以妇科疾病的常用药夏枯草和紫花地丁等结合蒲公英,药理分析,并展开综述。
  1 蒲公英和夏枯草
  1.1 具有的化学成分
  现代医学发现蒲公英所含有的成分较多,包括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蛋白质等等。夏枯草的成分包括黄酮类、香豆素类、糖类等等。盖春艳曾经利用主色分离术,从夏枯草中的70%中分离出14种化合物,经过深入分析,鉴定出了含有白桦脂酸、乌苏酸等化学成分。
  1.2 药理作用
  随着医药学领域的深入发展,蒲公英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蒲公英的药效成分也逐渐被证实,尤其是蒲公英的抑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药效。金星等人曾经以夏枯草为主药,研制出具有化瘀消痰、软坚散结的胶囊,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证明此药可改善家兔血液病变的异常,可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发生。乳腺增生是在女性妇科病中的常见病,我国有一多半的女性死于乳腺增生疾病。现代夏枯草实验证明发现,夏枯草水提醇沉粗提物溶液可抑制乳腺癌细胞,针对时间和定量使用,高定量可有效杀死乳腺癌细胞。
  1.3 临床应用
  夏枯草具有消火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疏郁散结、行滞通络的药效。由于两者都具有清热效果,结合一起配对,有清肝,解毒散结之功效。同时,清热解毒又可化滞散结,清解不郁遏,增强疏滞清热解毒效果。对肝胆热毒、湿热郁结之黄疸、胁助疼痛;肝经实火,热毒所导致的咽喉肿痛、赤目肿胀;火热邪毒郁结所致的疔疮臃肿、乳痈初起等病症。尚勇曾将蒲公英、夏枯草以及其他几味中药相结合,对乳腺增生病症进行治疗,在此方中,牡蛎、鳖甲穿山甲起到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柴胡等可达肝脏,疏肝解郁,三菱、当归可活血化瘀、止痛通络;昆布、海藻、生甘草等可化痰;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抗炎,山慈菇,消肿散结、解毒化痰。
  2 蒲公英和紫花地丁
  2.1 所具有的化学成分
  紫花地丁是紫花地丁干燥后的全草,其味苦,性寒。刘湘新等人曾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分析法对紫花地丁做出研究,分析出其具有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黄铜、苷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等等1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国外学者也曾在紫花地丁中国分析出芹菜素等10中黄铜糖苷类等化合物。
  2.2 药理作用
  童延清等人曾将紫花地丁和蒲公英0.5%/mL溶液,离心取上清过滤后除菌,并对其测定药物MBC。结果证明,紫花地丁对抑制金葡菌、腐生葡萄球菌效果高于蒲公英。然而对于2种革兰阴性杆菌,蒲公英则效果明显于紫花地丁。实验证明,蒲公英和紫花地丁两味药相配对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抑制菌谱,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另外,童延清等人还采用稀释法对药物最低菌群的测定以及最低的杀菌浓度,并绘制出了杀菌曲线。结果在中药配伍中,紫花地丁和蒲公英以1:4的配伍来治疗格兰氏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2.3 临床应用
  在中医中,口服治疗的妇科疾病很多,例如:腹痛、带下等,大多数都是由于外邪入侵所致,入里化热,热灼津血,血液不通,不通则痛,因此,临床以清热解毒为主,对其进行治疗。董杰曾在组方中,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金银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等,在临床中效果明显。赵悠丽曾将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和蒲公英相配,同时与单纯服用西药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中药治疗中的94例病人中,痊愈60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7%。服用西药治疗组的45例病人中,痊愈15例,好转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8%,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应用价值。李彩萍等人曾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灌肠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证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7%,而对照组则为78.6%。另外,丁树栋以内服外敷的方法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内服蒲公英、紫花地丁,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别服用;外敷法采用鲜蒲公英根,冰片,两者捣烂敷于患处,每日2次,临床效果明显。
  3 其他常用药对
  3.1 对药金银花
  饶忠然自制的银英汤加其他味中药,对治疗急性腮腺炎有良好效果。方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赤芍、王不留行、生甘草等进行水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结果治愈率为98.8%,恢复较快,治愈良好。
  3.2 对药浮萍
  浮萍辛性寒。能驱散外邪,蒲公英苦可降浊,两味药相结合可发汗祛风,清热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中用于治疗妇女行经发热、咽痛身痒,经前乳房胀痛、痤疮以及黄褐斑等病症。
  3.3 对药瓜萎
  蒲公英性味苦性寒,主要行经胃、肝,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治疗妇女乳痈有良好功效。瓜萎甘寒清润,能驱散胸中郁热,化淤浊。两味药相配,蒲公英解毒消腐,瓜萎宽胸顺气,可有效治疗热毒所引起乳痈早期,不仅可内服还可外用,治疗效果明显,有清热消散的作用。
  3.4 对药芒硝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芒硝味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芒硝可吸收伤口中的渗液,预防感染,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两者结合,可起到互补作用,对术后的伤口恢复有良好效果。
  4 总 结
  中药的化学成分决定了药物的药效,尤其是中药的活性成分,与其他中药配伍后,其所具有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依据药物机理,深入对复方解剖和实验,并能准确应用于临床。所以,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尤其和其他中药配伍后所发生变化的药理作用十分重要。目前,随着医学领域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对中药药物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临床中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药物配对后的化学成分研究依然尚浅,尤其是关于蒲公英的常见药物配伍后的化学成分研究极少,笔者认为,经过医药学者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蒲公英的药物配伍化学成分研究将会渐渐增多,同时,也为医学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军霞,卞 凌.蒲公英药对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6):61-63.
  [2] 尹志寶.蒲公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医药,2002(4):51-52.
  [3] 赵薛彦朝,常美玲,粘立军,等.蒲公英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22):6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8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