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仪表板)国产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支持国内汽车产业方面,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国产化政策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化发展。本文希望通过作者在外企的工作经验,结合内饰国产化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底盘件国产化率偏低,而内外饰件国产化率高的原因。
关键词 汽车;国产化率;底盘;内外饰
引言
国产化英文原称“Localization”,又称“本土化”,是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具体为引进外国产品和技术的同时,由本地企业进行消化吸收,逐步把原来靠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产品、零部件,转化为在本国生产制造的过程。国产化一般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凡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设备、零部件都可以算作国产化,包括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从狭义上讲,只有本国的企业在本国的生产才可以算作国产化。
1 国内汽车行业国产化背景
实施国产化,成为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措施。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初期,韩国和日本都曾经通过国产化政策以促进本国汽车的发展,随着本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才逐步放开对国内企业的保护。而国产化率是衡量国产化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发展中国家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国外先进技术的程度。
国产化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一是以价值衡量,即以价格测算;一是用重量測算。计算公式为:
如果引进时只注重先进性,强调引进技术的高水平,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零配件长期依靠进口,就会造成严重的外汇负担,增加项目的成本,这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害无益的。如果引进技术的只注意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的适用性,技术水平不高,又会失去引进技术的根本作用。所以,在引进技术时,对技术的先进性和消化吸收能力,都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1]。
2 合资品牌的国产化现状
结果如何呢?行业内普遍的观点是比较悲观的,一是认为虽然各合资品牌上报的整车国产化率很高,但真正中国政府希望看到的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确非常低;大部分合资品牌的发动机、变速箱、ABS等底盘零部件,仍采用进口散件进行组装,真正做到国产化的,大部分是内外饰的塑料件和车身钣金的金属件;二是认为即使已经国产化的零件,所选的供应商也多是外国供应商在国内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核心部件仍需全部和部分进口,技术仍掌握在外资手里,国内工厂仅仅相当于总装厂的地位;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眼光过于狭隘,真正的核心技术,有其不可替代性,无论产地在哪,其技术所有者都会想尽办法保护其技术的独享性,防止技术泄露;这一点,不管是在中国做国产化,还是在欧洲做国产化,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汽车行业,有多少这种核心技术?全球只有一家的技术独享?答案是明确的,几乎没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低,根本不应该作为对目前汽车行业国产化率的指责,这种拥有独享技术的企业,针对的是全球所有的竞争对手,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会轻易生产其核心部件[2]。
3 仪表板的国产化分析
(1)仪表板单价高,导致关税也高;
(2)运输及包装成本高,仪表板的运输及包装成本,几乎与产品的零件成本相当。
(3)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尺寸问题。仪表板的主体仍是塑料件,而且在未组装到整车中时,缺少足够的支撑,容易在运输过长中产生变形;而仪表板又是整车外观匹配最多的零件之一,零件变形超差后的结果即为零件报废,而如果要规避运输过程中的零件变形,零件报废而产生的工厂断线风险,一个要继续增加包装成本,另外还要建立非常庞大的库存,这是很难被接受的;
(4)仪表板配置较多,各配置间几乎没有通用性,而进口零件的采购周期,通常在3个月左右,意味着工厂需要为未来3个月可能的各种配置仪表板备足足够的库存,而一台仪表板的尺寸通常在1.7*1.5M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备这么多库存是几乎不可能的;
(5)仪表板国产化的工艺在国际上是非常成熟的,国内的生产加工能力也足以应对整车的精度需求。
综上,国内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会做仪表板的国产化,也从未听说有哪家主机厂会抵触国产化某一款内饰仪表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各合资汽车企业,放弃国产化底盘零部件,而大规模国产化内外饰和车身零件呢?
合资车企,说到底也是商人,商人的特性在于逐利,不做底盘件的国产化,说到底,还是认为风险高,收益小主要应该是以下几点:
(1)底盘件虽然有政策要求,整件进口,关税较高,但如打散为各个小零件,则不在国家政策限制的范围内,可以大大降低关税,这也是各合资车企体系内的供应商最喜欢走的捷径。在国内弄个组装厂,所有零件进口,组装上直接供给整车企业,利润高,风险小;
(2)包装运输成本低,底盘件,多为金属零件,本身精度主要为加工精度,运输过程很难产生变形,因此往往一个包装箱内可以存放多个零件,包装及运输成本较低;
(3)配置少,底盘件相对内外饰件,配置较少,且各个配置间,子零件的通用性高;而通用性高,配置少,又能有效减少库存需求。
4 结束语
合资车企,是否国产化某一零部件,主要还是在于国产化后的收益,如果收益远远大于国产过程中的投入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那么就会进行该零件的国产化;反之,则不会。
改革开放30多年,当初提出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的政府根本无法预见到现在中国的制造水平。下一代汽车的区域在于人工智能,而众所周知,关于人工智能,百度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而且几个月前,百度已经于2017年的上海车展宣布将免费共享其开发的人工智能用于汽车行业上;
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放弃“市场换技术”的观点,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合资企业汽车行业国产化的情况,对于汽车内某些相对前沿的技术,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引导国外供应商主动将其在国内国产化,或者鼓励国内自主研发即可;
汽车只是一种商品,又不是竞技体育,没必要非去拼个你高我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可;
我们现在手握市场,真的还需要“技术”吗?
参考文献
[1] 王莎,钟凌.汽车仪表板头部碰撞改进方案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06):106-107.
[2] 张斯磊.浅谈汽车仪表板的制造技术与设计[J].时代汽车,2019, (01):9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0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