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彝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民众认知、落实送行经费、普及农产品检测等5个方面加快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议
  农产品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笔者对彝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调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一、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现状
  1.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现状。(1)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构成。彝良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位于昭通市中部,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县。2012年,按照省市农业部门要求,彝良县成立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隶属于彝良县农业局,设编制5名,负责县域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及验证工作。同时,全县15个乡镇均按成立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安排2个技术人员兼职,负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农产品质量检验硬件条件达标。县级检验检测站有检测室480平方米,配备各型仪器46台(套),能够进行常规检验检测需要;各乡镇均配备电脑、速测仪,能够满足农药残留速测需要。
  (3)有稳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县级检验检测站有在职在编技术人员5名、外借技术人员2名,其中专科以上学历6人,有中高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通过多年的学习、培训、检测运行实践,能够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常规检测任务。
  2.正常开展农产品检测工作
  (1)农产品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县级检验检测站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每年组织抽检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检测农残合格率达98%以上,其中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样品合格率达100%,对检测中出现的农残超标样品进行复检仍然超标的,及时通知经营户暂停销售,立行整改,经监测合格后再行销售。
  (2)开展农产品安全指导工作。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常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采取县城集中宣传、乡镇集市流动宣传及对农产品、农资经营户进行规范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发放宣传册、宣传单,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薄弱。县级检验检测站现有技术人员7名,经多次培训,掌握了部分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常规检测需要。但随着彝良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检测技术和先进检测设备的广泛应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人员业务素质已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需要,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测基础知识,对新知识和先进检测技术的学习不足,造成高技术含量检验项目不能有效开展。
  2.民眾认知不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较高,但认知水平低。一些农民已认识到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但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不惜滥用农药,特别是一些国家已经限制使用的中高毒、高残留农药,从而造成农药残留现象。
  3.机构运行经费不足。随着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所需要的运行经费也相应大幅增加。据专家测算,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正常运转每年至少需要30万元用于仪器维护、开展检测项目。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中,县级检测站每年经费不足10万元,乡镇很少甚至没有检测经费,检测经费严重不足,造成人员无法培训、设备无法维护,机构运行困难,检测能力受到制约,限制了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健康发展。
  4.检测覆盖率不高。目前彝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未通过计量认证和“双认证”,仍然只能开展速测,不具备开展定量检测的能力,仅局限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检测,农产品品种、检测项目少;受编制、人员限制,彝良县农产品检测以县级组织开展为主,乡镇级存在县级组织就开展、不组织就不开展的现象,除县城及周边乡镇外,多数乡镇每年均只开展1—2次检测,覆盖面较窄;同时,规模化农业生产企业虽然已经建立农产品检测室,但基于利益、技术等原因,很少运行或根本不运行,达不到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要求;中、小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无农产品检测室,并且点多面广分散,抽检覆盖率低。
  三、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发展建议
  为了提高彝良县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民众认知、落实送行经费、普及农产品检测等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针对现有编制不足的情况,积极协调,增加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编制,乡镇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有工作人员做事;加强县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县级实验室通过“双认定”;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勘测基础上,拓展菊酯类农药、有机氯农药、三氯杀螨醇农药残留速测能力和定量检测能力,并将检测范围从水果、蔬菜扩展到果蔬、粮食、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多部门联合,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农产品进行经常性检查,形成抽检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
  2.提升队伍素质。随着检测业务的发展,应引进仪器分析、分析化学等相关检测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检测业务进修机制,鼓励和支持检测人员参加各类检测专业技术培训与从业资质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培育一支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检测技术队伍。
  3.提高民众认识。进行集中宣传为主、分散宣传为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发放宣传单、宣传册,让广大人民从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清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意义。通过对辖区内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引导农民逐步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农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4.落实运行经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各级政府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设纳入地方政府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检测人员培训经费、样品采集经费、日常工作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及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规范有效运转。
  5.普及农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的持续支持对增强检测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政府应通过政策、资金鼓励,支持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自建农产品检测室,并将其纳入县级农产品检测体系管理,检测结果实时传送检测站;在检测技术、检测试剂、检测经费给予支持,保障其正常运行;提高中、小农业生产主体生产基地的抽检检测覆盖率、频率和频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