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措施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游泳这项运动对强健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当前,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几乎对游泳课程实现了普及,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游泳训练环境和指导。但是,一些学生在参与游泳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形成恐惧心理,无法适应这项运动,这样的主观因素对游泳课程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本文就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和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游泳教学  恐惧心理  成因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158-02
  游泳这项运动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是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运动。游泳不仅能使人体的肌肉能力有所增强,使体温得到更好的调节,还能强化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近几年,游泳课程已经逐渐在高校范围内普及开来。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游泳这项运动会其产生恐惧的感受,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消除学生对游泳的恐惧心理是高校顺利开展游泳课程教学的前提。
  1  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
  1.1 学生自身方面
  从学生自身的方面考虑,形成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首先,身体素质,游泳这项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弱,呼吸节奏无法被很好的调节,在水中会感觉到身体出现强烈的不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完成手臂和腿部的配合,就会出现呛水、呼吸困难等问题。其次,心理素质,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一些学生并没有参与过任何游泳训练,对游泳这项运动是缺乏信心的,相比于一些掌握游泳技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会感到压力,形成恐惧心理。
  1.2 环境方面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游泳对环境的要求较为特殊,也就是只有在水环境中才能进行锻炼和学习。但是,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历史来看,生活的主要环境是陆地,并不是水中。人在水中无法像在陆地中行走一样顺畅,而是处于一种悬浮的状态。这就使得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身体进入到水中后,浮力、压力以及重力都会发生变化,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恐惧。
  1.3 教师方面
  在高校游泳项目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无法被替代。为了保障学生在游泳过程中的安全,教师对一些动作技巧以及训练任务的表达都较为严谨,对学生提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尽管教师是以学生的人身安全作为前提,但是严肃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的感觉[1]。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还没有下水开始训练就已经形成了对水的恐惧感,教师的心理暗示是加速学生形成紧张心理的主要原因。
  2  针对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做好课前学生心理建设
  要想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和享受游泳这项运动,就要对游泳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理解,掌握在水中的基本素质,才能有信心学习这项运动的技术。在高校游泳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学生做出一些心理方面的建设,使学生形成安全意识。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锻炼的意识,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学生能适应游泳这项运动打下基础[2]。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游泳中更加灵活和协调。其次,强化学生的思想,使其对游泳形成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其能参与游泳这项运动的保障。对于一些刚开始接触游泳这个项目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渗透一些安全知识、动作技巧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游泳的信心。
  2.2 强化游泳教学的安全保护
  从学生对游泳形成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在水环境中缺乏安全感,无法给予完全的信任,在这些学生的思想中,认为水是非常可怕的,在水中会随时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所以才会拒绝下水参与游泳运动。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体育教师要想从根本的角度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泳环境,保障各项安全措施的完善性,提高学生对游泳环境的信任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只要按照教师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进行规范训练,是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而参与到游泳这项运动当中[3]。首先,在高校游泳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管理制度,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游泳训练,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泳训练当中进行互相监督和保护。一旦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应该及时向教师汇报。
  2.3 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游泳这项运动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从自身的角度克服恐惧心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游泳训练活动当中。对于一些刚刚接触游泳项目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的方式,帮助其建立学习游泳的信心。这种成就感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很好的掌握一种泳姿、掌握一项技巧、对身体的掌控度有所提高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游泳的恐惧感减轻,甚至消失。
  2.4 对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在游泳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将学生在游泳中的安全放在核心位置。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自身的表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适量的游泳任务,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游泳训练环境。这样能对学生的心理形成暗示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学生在游泳项目中所产生的紧张心理[4]。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游泳能力形成基础的了解,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逐步向学生讲解游泳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游泳的紧张心理程度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已经对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熟悉程度后,再开始游泳技术的教学和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学生对游泳这项运动的恐惧心理,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的一个方面,并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游泳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体现了游泳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在高校游泳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对游泳形成恐惧心理的原因,在对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做好课前学生心理建设,强化游泳教学的安全保护,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对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通过本文对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和措施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參考文献
  [1] 蒿萍,杨蕊竹.大学生初学游泳的恐惧心理与克服方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4):81-85.
  [2] 刘曼.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解决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2):79-80.
  [3] 潘英,颜丹.高校游泳教学中女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应对措施探讨[J].亚太教育,2016(14):214.
  [4] 李松泰.探讨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路径[J].体育科技,2016,37(1):57-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