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1999年国侨办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以来,历时近20个年头,其活动形式逐渐稳固、参与群体逐渐扩展、参与人数也不断增加、接待体系也日趋完善。随着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发展、覆盖范围不断拓宽,在不断推进寻根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发现华裔青少年在“中国寻根之旅”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当下“中国寻根之旅”亟待改善或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寻根之旅;思考;海外华裔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I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7-0065-02
1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问题
首先,部分营员对于寻根之旅的定性并非文化之旅,而是来华旅游,这与中方在寻根之旅活动的初衷,通过华裔青少年群体进而实现中华文化推广的目标大相径庭。根据笔者2018年10月22日对于泰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曼谷基督教学校孔子课堂赴华寻根的20名营员问卷调查所得,在参与问卷的20名学生中,有18人在涉及来华目的的题干中选择了旅游,只有2人选择学习中华文化。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20名营员全部为男生,年龄在16—18岁,除2人会简单的中文外,其余18人几乎不会说中文。虽然所在院校为中方合作院校孔子学院下属的孔子课堂,但根据其外在表现,可看出他们对于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吸收程度有限。部分营员告诉笔者,在校汉语课作为兴趣课,他们有的人已经学习了将近2年时间,可是汉语水平依旧很差。因此,此次参与华侨大学营活动,虽然设计了丰富多元的汉语体验和中华文化课程,同时设计了闽南文化之旅的路线,但依旧对他们吸引程度有限,大多数营员并未将此次行程作为一次文化之旅、一次寻根之旅,而是单纯的赴华旅游。又比如,根据问卷调查的另一个问题:“您是否知道您的祖籍地在哪里?”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无一人知道。大多数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尤其是像泰国这样华人已经移民当地社会多代的国家,华裔青少年对于祖籍国的认同往往很模糊。究其缘由,一方面由于华裔青少年所掌握的中文知识有限,对于华侨华人学术领域一些专有名词理解出现了偏差,或者完全不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于一些寻根活动的定位较为浅显,虽多次回到祖籍国,但往往在认知方面,浅显的认为只是一次或多次的旅行,并未给旅行加入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若想让华裔青少年形成对于“中国寻根之旅”较强的文化定性,一方面需在赴华寻根前通过与外方院校合作或在外孔子学院(课堂)加强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并通过选拔考核,选取汉语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赴华参与活动。语言能力的提高,自然加深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赴华寻根的行程设计方面,注意调整外出参访和语言与文化学习课程的比重,使得华裔青少年在认知上有所倾向。
其次,寻根之旅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差异,华裔青少年在海外已适应所在国的文化模式,对于完全进入“中华文化圈”的青少年容易形成“文化不适性”。根据笔者于2018年7月,对于芬兰中芬友好长城协会20名营员观察所得,在赴华寻根的半月内,大多数学生在中方和芬方领队的合作下,体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但据观察,部分方面对于来华寻根的他们则出现了短暂的文化不适性。比如,对于上课前任课教师“同学们好”这句话的反应,东南亚国家华裔青少年会很自然地回复“老师好”,但欧美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对此情形十分陌生。又比如,欧美国家华裔青少年较强的个人意识,在相关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开展时,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反映了他们很强的参与性。产生该种文化不适或文化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基于华裔青少年长期居于海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对于新鲜的世界,犹未可知,此方面属于自然型不适;另一方面,由于对于异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产生的恐惧、不习惯以及误解,使得华裔青少年在许多方面对于中华文化保有排斥心理,而更愿意坚守自己所在国的传统文化,此方面属于主观型不适。为更好地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切感,将传统文化转变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文化方式,使得海外华裔青少年愿意尝试、感受中华文化,放下自己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在赴华寻根之前,对于来华团队进行简单的适应性培训,让其对于中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使其赴华寻根不至于产生文化不适现象。
再次,对于寻根之旅活动较为单一的模式应如何加强创新?“中国寻根之旅”系列活动虽然丰富多元,但大同小异的模式使得活动体验感逐渐下降,难以使相关部门对比差异,总结经验。因此,在课程安排、活动安排、以及参观走访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升级,实现创新。横向方面,对比全国各省市侨办、各个高校所承办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有待继续丰富和创新,且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纵向方面,在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团队的寻根之旅,也几近大同小异,且外方参与人员重复性较高,该现象多集中在以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团队中。因此,一方面,须加强创新,试着改变传统的旅游+上课的模式,增加更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各省市侨办、各个高校应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以各自所在区域为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 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作用
对比海外漢语推广的主要系列——孔子学院,如何将寻根之旅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像孔子学院那样,实现全球推广,仍然任重而道远。孔子学院建设始于2004年11月21日,比国侨办的“中国寻根之旅”还要晚5年时间,但其在海外的发展速度相较寻根之旅,快了很多,且覆盖国家和地区的范围逐渐扩展。截止2018年12月,全球已经有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子学院和136个孔子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相较孔子学院的建设,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的外方院校合作较为杂乱且不成体系,具有不固定、零散化、区域集中化的现象。虽“中国寻根之旅”发展至今已经颇具品牌效应,旗下具有除寻根之旅外的其他衍生活动,如“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华文化大赛”等一系列经典活动,但其对外合作方面仍然有所局限。主要体现在合作院校国家分布覆盖范围小、以东南亚、欧美为主;同时,在外未设立常设机构负责招生或宣传。该种状况出现,一方面基于侨办和汉办所具有的属性不同,侨办更具国家政府色彩,在对外发展方面宜受到外方排斥甚至敌视,故扩展范围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也因为华侨华人在海外分布呈现一定规律,虽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有华侨华人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美以及日韩等一些常规型华侨华人移民国家,故而导致寻根之旅参与国也多集中于这些国家。以华侨大学为例,2017年共有14个国家团队参与“中国寻根之旅”,在中华文化的受众规模和数量上,都不算很高。因此,解决该问题,一方面,需强化寻之旅在文化领域的含义,强调寻根之旅的文化属性,缓解外方担忧;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发掘新兴华侨华人移民国家和地区,如非洲、拉美、澳洲、中亚、西亚、南亚华侨华人移民的边缘地带,使得“中国寻根之旅”可以惠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后代,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继续回到祖(籍)国,感受祖(籍)国的历史与文化。
综上所述,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项目至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需注意,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在日后寻根之旅活动的管理与实践中,希望能够积极改善,合理引导。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未来华侨华人必将更受重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项目,也必将成为经典的品牌,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王照林.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与新生代华侨档案建设[J].兰台世界,2018(S2):210.
[2].“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第三次专家咨询会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17,31(03):419.
[3]金鑫,熊佳怡.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梦”认知、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6(06):852-8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