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国家对传统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中,文章先对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切实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一、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1.学习压力
随着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我国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还需要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常规学习与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压力的重要来源。除了修满学分、取得合格的成绩以外,研究生还需要开展实验、进行课题走访或发表论文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研究生的负担。
2.就业压力
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在对研究生进行选拔考核的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很多用人单位给出的薪资条件还无法达到毕业生的期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研究生成为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主要群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逐渐让很多研究生背负了就业的阴影,导致他们对就业产生恐惧感,引发更大的负面心理,最终容易滋生研究生在生活中的焦虑、困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正常的交友、生活和学习,形成心理问题。
3.经济压力
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研究生的学费负担并不轻,很多重点高校的学费已经突破万元大关,可见学费的高昂程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为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而焦虑甚至自卑,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已经就业、组建了家庭后再重新回到校园进行学习,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更大。虽然研究生有奖学金等扶持政策,但是对大多数无法享受到奖学金的学生来说,仍然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经济问题[1]。
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建议
1.全面了解学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研究生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要想提升我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效,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以及学生发展趋势等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全面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科学安排课程,细致划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避免学生长时间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隐藏的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学生在校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学习,因此学校应当以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通过科学安排课程,加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鼓励勇敢尝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方式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要大胆地进行探索,不断尝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2]。用创新手段让学生在假设中去印证、去解决问题,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鼓励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尝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式方法。此外,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加强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让学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意志。
综上所述,相关教育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和原因,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为国家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领,王雪梅.研究生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2018(9).
[2]侯环.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9).
作者简介:张蕊(1972—),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