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专业课“易学快懂”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机械专业课的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没有严密的推理,也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上课多数停留在“把理讲到”的理性层面,缺少感性沟通,形成了课堂沉闷、无趣的状况,使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主要从专业课自身的特点出发,运用变化的观点,以机械基础这门课为例,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尝试,让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变得“活色生香”,由“理性”转化为“感性”。
  [关    键   词]  机械基础;教学策略;理性;感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220-02
   21世纪是处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及“变化的旋风愈转愈快”的新时代,传统教育已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信息世界。面对知识的更新,面对新时代新思维的学生,教师也必须踏上这辆变化的列车,在变化中求教学质量,在变化中把握教学方法。
   一、问题研究
   为了摸清学生的专业课的认识及学习状况,对本校2015届机械(1)(2)两班90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从上面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学生对机械专业课普遍不感兴趣,可以说是毫无兴趣可言,为学习而学习;(2)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感到课程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3)教师一成不变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厌烦,希望教师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具体也说不清需要怎么样的。
   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机械专业课变得“活色生香”,由“理性难懂”转为“感性易懂”?经过探索实践,以下几点是笔者在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分析。
   二、策略分享
   (一)知识运用生活化,即把“生活常识”导入专业课教学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其实就在身边,所学的东西都是真实有用,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生活案例对知识点的理解起到了非常感性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领会和掌握。例如,在讲“铰链四杆机构种类及哪个构件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时,我们不妨引入刮雨器、缝纫机、搅拌机、自动开关车门等应用,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的种类及主从动件。在讲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死点”和“急回”的定义、存在条件及解决方案时,可以把缝纫机、牛头刨床及飞机起落架引用进来。通过引用,我发现学生反应热烈、兴趣很浓,不时发出“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如果那样行不行呢?又会怎么样呢?”说明他们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应用直观明了地明白其中的工作原理,并且还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并进行探索。再如,在讲凸轮知识时,我们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玩具或娱乐设施,如小鸡吃米、旋转木马等,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知识点。本来对这些玩具觉得很深奥和神秘,一揭开原因原来是这么回事,突然觉得原来知识是这么简单又实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部分学生还很有兴趣地想去设计一款玩具。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把“生活常识”导入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原来知识是简单易懂的,“机械”也不一定就是运用到企业工厂这些地方,而同样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形象化,即以生动逼真的具体形象来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化
   形象化教学以生动逼真的具体形象来讲解机械中的理论知识,让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教师可以利用动态原理图、实物模型、形象举例等教学手段。多数老师反映这门课难上,学生难学,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太抽象,而想把抽象的东西讲清、学会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教师来讲,要想把抽象的东西讲清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学生有形象化的模型做参考,学习起来就便于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液压控制阀时,对各种阀(换向阀、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的工作原理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区别。为此,我们可以把“溢流阀”与高压锅上的“气阀门”进行形象化比较,两者都是当压力达到一定量时才开始工作,并且都属于控制压力,常态下是关闭状态,压力条件达到时才开始工作,这样一比较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在讲解“换向阀”时,我们可以把它工作的动态原理图进行多媒体展示,从而让学生“百闻不如一见”。
   (三)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化
   机械专业课有很多零零碎碎的知识点需要整理和记忆,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知识点的整理与记忆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头疼,从而会让学生产生放弃的念头,教师也束手无策。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英国著名的大脑开发专家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引用到教学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思维导图理解成是一种由图形、颜色、关键词和分支相互搭配组合而成的信息形式,以树状结构、网状脉络为辅的方式,系统化地整合信息。
   例如,在机械基础的“铸铁”这一章节内容中涉及铸铁的种类、成分、性能、牌号、应用等知识点,这些知识一般教师都觉得难讲,因为没有逻辑性,只有条条框框,学生越听越无奈,最后干脆不听。但如果这部分知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就会变成简单的一幅图,知识点一目了然,条理清楚,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的大脑就对铸铁有了通透的认识,形成了深刻印象。
   (四)专业术语通俗化
   机械专业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这些是作为学机械的师生都应该掌握的。但在课本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学生理解不了,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所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有些专业术语用通俗语言一解释就通了,如“液压泵”“液压马达”等,面对这些术语学生就会觉得很蒙,因为生活中没见过。但你只要告诉他们液压泵就好比抽水机或水泵,液压马达的原理就好比大风车,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再比如,机械基础中“轮毂”学生觉得很深奥,什么是轮毂?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轮圈”与“钢圈”,一讲轮胎的“钢圈”学生就懂了。再比如说“缺口敏感性”,书本上没有相应的定义,查资料得:“缺口敏感性”是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这个定义绝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很多教师干脆略过不讲,学生也当没有这个概念。其实只要我们用通俗语言进行解释:“缺口敏感性”是指金属材料由于存在缺口(切口、尖角、沟槽、横孔等)所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导致其名义“强度”降低的程度。再用A、B两种材料分别对比举例,学生马上就能明白。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发展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现代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教学中取得學生的认可和赞许,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跟上变化。作为专业课教师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外,还要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受到师生的好评,与时俱进的教学才可以成为教学界的“常青树”。
   参考文献:
   [1]杨艳君.思维导图:中学生学习方法导航图[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12.
   [2]赵国庆.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23-27.
   [3]黄洪坤.对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策略的分析[J].科技展,2016(8).
   [4]王立娜.小议轻松学习机械专业课[J].成长之路,2011(5).
   [5]吴月萍.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亚太教育,2015(10).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