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高考的改革给大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大学招生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也产生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给大学带来了许多挑战,如在学生的学业适应方面的问题。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大学与高中理应采取正确措施协同育人,化挑战为机遇。本篇论文针对新高考生的学习适应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背后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建议,望能更好促进学生对于大学学习的适应,加强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关键词 新高考 协同育人 学习适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异,新高考改革后,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的严重脱节现象更加凸显出来,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
所谓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等综合的学习行为过程,是衡量学生对学生角色的适应、对学习职责的承担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获得等学习适应状况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取得学业进步的重要保证,学习适应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大一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尤其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在高校的学习适应上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陌生的学习环境、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稳定的专业思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而学生学习适应的好坏对于学业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大学生学习适应,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学习适应状况,不仅能够促进新高考后的大学与高中衔接工作,同时对优化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问卷采取网上答题的方式,共获取有效数据340份,其中男生53人,女生287人; 文史类 234人,理工类106人。
2.2研究工具与方法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取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了调查问卷和半开放式访谈两种调查手段。在设计问卷之前,对不同学院组织了个别访谈,在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参照了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冯廷勇)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30个题目,测量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指导等六个维度的适应情况,题目类型为三级量表形式。在数据收集之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背景及个人等因素对适应性水平的影响分析
笔者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spss处理后,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性别、学科专业类型、生源地等对适应总分或其各个维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1)性别影响大学生的适应水平。从性别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有着显著性差异(t=-2.84,p<0.05), 女生的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生源地影响大学生的适应水平。从生源地来说,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的适应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t=2.2,p=0.027)(3)学科专业类型影响学生的适应水平。大学期间,学习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学习适应影响也不同。就数据而言,文科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较理工科学生有显著差异,而文科生的适应情况也比理工科学生更好。(4)毕业学校影响学生的适应水平。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显示(f=5.552,p=0.005),来自不同毕业类型学校的学生对高校的适应情况也大不相同。来自优秀高中的学生,尤其是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适应性会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
3.2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3.2.1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影响最大
學习动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是提高学习适应性的出发点、立足点,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态度、方式和最终的结果。数据显示,学生适应的整体均值为1.53,这表明现大学生学习适应整体水平比较好。但我们发现在几个维度中,学习动机均值最低,这说明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适应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在问卷中,关于“我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学习很有动力。”等问题中,只有30.5%的学生表示同意,51.5%学生持中立态度,而18%的学生则持反对态度。同时,只有26%的学生表示自己“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其余的人持中立或是反对态度。
3.2.2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习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模式适应的得分仅次于学习动机,这说明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适应性问题。在问卷中,41%的学生表明“大学教师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我时常抓不住学习重点”,31%的学生认为“大学教师的授课方法与高中教师差别很大,总让我觉得不适应。”
新高考从大类培养到分流培养,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在升入大学后,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与高中老师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3.2.3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对学习适应至关重要
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作为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直接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能力适应一块的得分低于整体均分,在问卷中,只有16%的学生承认自己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适应问题。38%的学生表明“我对自己所学专业很感兴趣”,还有32%的同学“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收到了影响”,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3.2.4环境对学习适应的影响较小
环境也是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之一,但是环境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它包括学习环境、社交因素和家庭因素等。相比于高中,大学的学习环境更为自由与宽松,问卷数据显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最好。只有13.5%学生认为“生活、学习环境与大学差异很大,感到适应相对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49.2%的同学认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促进学习适应,因此,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习适应。 4讨论与结论
4.1高中阶段应增设衔接性课程
在调查中,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普遍呈不明确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高中阶段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方式打压了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以致于在填报志愿时出现盲目、不明确的情况。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对于课程规划应持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学科具有极大的拓宽性,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大学与高中理应采取正确措施协同育人,例如利用将大学课堂带入高中校园,适当引进大学专业课课本作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书目等方式,增强高中生对于特定学科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应将学生志愿填报的思维从“先学校后专业”向“先专业后学校”方向转变,这都意味着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重视已走在了应试考试之前。因此高等教育更应走进高中校园之中,开设高等教育先修课程,介绍专业及其发展方向,使学生更加了解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同时在未来专业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指导意见。
4.2大学应加强自身课程改革建设
在新高考“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理念下,大学教育应加强自身课程改革,增强大一新生自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例如在大一课程中,可适当添加适应性课程,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大学生活。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可设置一些更加综合,与中学相似的课程。建议科任教师开设“大学学习方法课程”,通过课程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在课程设置上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面,应该加强大学教师的培训,课程需要强调系统性,并还需根据授课班级的学情适当地进行调整,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同时应合理设置通识类课程的比例。以浙江大学为例,将本科教育课程总体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向着互相渗透、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在大一时期,利用大量通识课程和大类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大二、大三分科时可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
4.3大学阶段应提供学习辅导课程
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同时大一新生处在青春转折的关键期,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影响。部分大一新生初入学时,会产生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在学习方面。
学校应积极开展学习分享会。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向大一新生传授学习经验。高低年级还可形成互助小组,在学习和生活上予以指导意见。同时设立导师制度,利用导师指导学习方法、规划学习生活、帮助制定未来职业规划等。
4.4大学生应通过自身努力适应大学生活
适应性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社会能力,其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自主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的困难与挑战。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大部分措施都属于外部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大一新生自身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大学生应改变已有认知,完成自我转型。大一新生应保持积极的态度,防止以片面、消极的心理状态麻痹自己。从被动接受的“填鸭式”学习转为自觉学习的主动学习,增强自身的内部动机。
其实,大学的学习偏向于合作式学习,故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尤显重要,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其在校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乃至未来的发展。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合理适当地选择社团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其次,我们在活动中可以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避免自我估计过高或“自我”的模糊和不正确认知,从而影响自我体验和学习效能。三人行必有我师,社交过程就是与人不断交际的过程,大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或者与他人比较来进行自我认知,既看到优点也要顾及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省自己以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避免自我认识落差。
参考文献
[1] 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
[2] 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05):762-769.
[3] 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
[4] 田瀾.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02):502-5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