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误区:“乱象”与“怪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有许多误区,出现“乱象”与“怪论”:生搬硬套的“本本先生”、歪曲文意的“信天游”、失衡的“翅膀”、脱离文本的“无效生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无病呻吟的“伪对话”、隔靴搔痒的“浅阅读”。
关键词:文本解读;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4B-0060-0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重构教学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新的过程。近几年,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有许多误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解读,笔者针对一些常见文本解读的“乱象”与“怪论”,分析其症结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歪曲文意的“信天游”
一些语文老师喜欢求新求异,刻意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以显示自己对文本与众不同的理解,但却走到了文本解读的另一个极端。
比如说《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奇谈怪论”,刻意求新求异而扭曲文本的原意,造成了对经典文本的肆意歪曲。上完《丑小鸭》一课,有的老师曲解了文义:“丑小鸭不用努力,也会变成白天鹅,它受过的那些苦岂不是白受了吗?”而作者的用意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与个性特征,因为任何作品都打上了作者生活历程与生命感受的烙印,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观照作品的内涵。
误区二:失衡的“翅膀”
如果说语文学科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只“翅膀”,那么在课堂中,过分张扬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就失去平衡。课堂对文本的语言分析不到位,却刻意追求空洞的主题思想。比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有的老师大谈“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而对中学生来说, 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主旨更有说服力。
再如,《木兰诗》的主题思想,有的教师解读为花木兰是一个忠君爱国、深明大义的英雄。实际上“忠君爱国”“深明大义”在课文中是看不到具体描述的,无迹可寻的。也就是说,木兰之所以代父从军,仅仅是出于一个懂事的女儿对年老父亲的体谅,对家庭的眷顾,和国家大义扯不上任何关系。《木兰诗》的魅力就在于成功塑造出了一个既有柔情,又有担当的“女英雄”形象。
语文教学要提升语言的鉴赏品位,可以从修辞手法、文章题材、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感情色彩等方面赏析,不能过分刻意强调人文性,可以让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品味自然而然地流淌。
误区三:脱离文本的“无效生成”
教师要抓住课堂的生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能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熄灭。课堂的意外生成,可遇不可求。《斑羚飞渡》这一课中,讲完这一群斑羚悲壮的故事,老师提问:“假如你是老斑羚,你想说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假如我是老斑羚,我什么话也不说。”面对这样的回答,老师显得不知所措,因为老师在备课时的既定答案不是这样的。其实,这个学生的回答也在情理之中,面对生命这样沉重的话题,面对这般悲壮的场面,难道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吗?只是这位老师没有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缺乏应变智慧,学生给了我们一把开锁的钥匙,却被我们扔掉了。
有一位老师在上《麻雀》一课时,讲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时,有学生就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老师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与学生探讨老麻雀的公母问题,没有定论,这是毫无意义的讨论。
老师应该灵机一动,不谈公母,把这一课的主题直接说成亲情,既对文本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又巧妙地解答了学生的提问。
生成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创造,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只有注重生成,课堂中才会闪烁灵感的火花,流淌创新的激流,课堂中才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精彩。
误区四:“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新理念越来越多,新模式五花八门,可是课堂离语文教学也越来越远了。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舞蹈课、美术课等,相当于“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如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有的教师煞费苦心,课前做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马,甚至还放了田忌赛马的视频。课堂上几位学生扮成“马”,“哒哒哒”模拟赛跑,看似是课本剧表演,其实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缺乏对语言的感知和品味。(齐威王的神态描写却只字不提。)
上《葡萄沟》公开课,有老师让学生佩戴维吾尔族的帽子画葡萄架,老师还准备了好多葡萄,你三个,我两个,大家吃着葡萄又唱又跳,整个课堂热闹非凡,(葡萄沟景物描写语言美不做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一无所获。语文教师不能无情,也不能滥情,课堂的激情要根植在语言文本的土壤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一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先赞圆明园,后讽侵略者。授课时要以语言文字为中心,重点放在文本的解读上。但有些老师下载了,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的图片,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图片。文本的解读,不能用图片、视频代替,否则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上课,如果被雨果先生知道了,他会很失望的。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并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思想情感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说话、识字、写文章和做人,真实的、自然的语文才能触動灵魂。如果没有抓住文本特点,没有抓住语文本质,这种课堂是舍本逐末的。
误区五:无病呻吟的“伪对话”
语文课堂上,有的老师虽然也组织学生合作互动交流探究,但是有点形式化,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讨论,老师唯恐耽误上课时间就马上停止,开始自我表演,包办代替,干脆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课堂上形成了好多无效的伪对话,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你问“是不是”,他们会异口同声回答:“是”, 你问“对不对”,他们会不假思索回答:“对”。所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等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伪对话。 有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壳中痛苦地挣扎,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把茧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这个好心人并不知道,原来蝴蝶从茧壳的小口挣扎而出,通过这一挤压过程才能把翅膀磨练强壮,脱茧而出后就能展翅飞翔。如果省去了過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适得其反。让蝴蝶自己脱茧而出,脱茧的蝴蝶,因痛苦而美丽。学生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给你一个奇迹。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课堂中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对话式”教学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欣赏,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启发想象,咀嚼文字,激发情感,实现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拒绝语言苍白的语文老师。
误区六:隔靴搔痒的“浅阅读”
文本阅读通常可分为表层与深层,文本的解读也是有层次的。显性的、表层的解读,往往是学生可以一望而知的。比如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都要被冠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读结果,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毫无个性。隐形的、深层的解读,就是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读出作者驾驭文体形式的才华,这才是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比如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重点不在老王其人,而在“我”对老王的情感。杨绛对善良却不幸的老王的感情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一开始是同情、尊敬、感动,老王离世后,作者才渐渐明白自己对老王的愧怍。
又如《背影》,朱自清笔下的父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背影》不是写父亲,不是写父爱,而是写儿子对父亲的逐渐理解。
解读文本时,仔细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灌注的思想感情,特别要留心体味作者感情的复杂处、微妙处。因为作者的感情在作品中表现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复杂的情感杂糅在一起,这也往往是作品显得真实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文本描述的人物、事件、环境在头脑中显现出来,真实的、自然的语文教学才能触动灵魂,克服阅读中浮皮潦草、浮光掠影的“浅阅读”现象。
结束语
文本,语文教师赖以存在的家园。一篇文章,无论题材、范围和形式如何,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总是反映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自我的某种认识,体现着作者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解读文本要高屋建瓴,提纲挈领,找准切入点,抓住主要矛盾,文本解读就会走出误区。
参考文献:
[1]陈灼.新课标下如何抓住本质从根本上推进语文教学工作[J]. 西江教育论丛, 2005,(3).
[2]强运华.语文科教学特点在课改中的体现[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余青松.家校沟通,共促成长[J]. 华人时刊(校长), 2019,(4).
[4]唐超英.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杨秀梅.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吉林教育,20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