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新课改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不断加强,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初中化学作为学生首次接触物质世界的自然学科,实验性极强,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初中化学课程设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重点探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师生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81-02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很多事情有独特的看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心智不够成熟,会出现诸如厌学、叛逆、迷茫等心理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传道、受业、解惑”,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处、交流互助,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用心学习。而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接触化学知识的基本课程,与自然科学联系密切,课程中设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心态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激发潜能。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社会已经形成的共识。学生要学习,要在学习中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更离不开和谐的课堂与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有民主平等和爱与被爱的需求。尽管学习是很辛苦的事,必须付出很多的身心劳作,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有时会乏味无趣,但在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氛围下,师生互敬互爱,同学和睦相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初中化学作为学生首次接触物质世界并了解其质变过程的学科,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与悉心教授。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学生在学习时对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掌握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在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进步。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鲜明地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品格。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之一也是改变过去“老师在台上,学生在台下”“老师讲,学生听”的师生关系。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积极倡导,老师们却没能“伏下身子”做服务;另一方面学生缩手缩脚,观望迟疑,甚至固守“本分”。根本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我们没有彻底地从“师道尊嚴”中解脱出来。有一份调查报告这样说明目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当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困惑时,只有2%左右的人愿意告诉老师,而学生们更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学生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情感的沟通,就容易形成对家长、老师、同学的“逆反心理”,其行为就会在某些时候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背道而驰。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能在心理上互相包容,互相接纳,形成师生互敬互爱的真挚情感。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无论课上课下,都应该是人格上平等、活动中民主、相处时和谐。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享受着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使他们充分体验人世间的真诚、美好、尊重、敬爱、诚实,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确立,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多元化构建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辅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教与学的重点,摆正教的位置,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心理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就近发展”“最大发展”。并依据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积极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评价,努力营造自由平等、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师将教学中心由教室转移到实验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现阶段,初中化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够节约教具以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习题训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总是草草了事,通常学生还没有完全了解实验内容,教师就已经停止了实验指导,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将课堂重心转移到实验室,通过反复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合成》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该气体产生的过程,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多次实验环节中,也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了解,有利于改变原本较为生疏的师生关系。
  (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并不深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如物质构成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重要物质如水、空气、金属等,掌握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等,很多内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必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氛围,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中,耐心纠正学生在实验时出现的错误,通过课堂实验的真实展示,让学生明白物质变化的本质,努力培养中学生热爱科学、投身实践的态度。   (四)巧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及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便利,从而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学习知识发布到互联网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当教学中遇到一些不方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特殊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实验教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实验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教学时,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通过此种方式,也可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物质变化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于学生学习化学、了解物质世界的变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进一步强化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杭益松. 合作型学习关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2016,(6).
  [2] 罗亚进. 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7).
  [3]李德前.浅谈学好初中化学的策略和方法[J].试题与研究,2018,(26).
  [4]谢广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6,(17).
  [5]丁爱华.浅谈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35).
  [6]陈海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2).
  [7]郑华月.浅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2018,(12).
  [8]冯金铃,李林.初中化學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策略的理性思考[J]. 科技资讯,2018,(33).
  [9]杨美华.基于创新视角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探究[J].新智慧,2018,(32).
  [10]朱小菲.略谈初中化学的“好学、会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