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互联网+”与“智慧电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思维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传统的发电企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但又相对独立封闭的行业,面对互联网的大潮,电力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产业的优势来发展自身,以互联网拓展思维的维度,让互联网与发电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已成为改造电厂传统产业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益的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电厂;大数据;电力营销
  引言
  随着新能源规模的快速扩张,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发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中国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推出,这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当“互联网”在国家战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明确指出,当“天猫、小米、嘀嘀打车”将“互联网+”成功落地并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时,“互联网+能源”也驶入快车道,发电企业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就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又具有极强的使命感。
  1.建设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发电企业的建设,上至汽轮机、发电机、锅炉本体等大小型设备,下到一个变送器接头、一个地脚螺栓都是由不同厂家生产的,而每个厂家的技术都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相应设备之间的接口部分存在兼容性差、技术不匹配等共性问题。而控制系统(DCS、PLC等)并且到了一定周期,还要去升级系统,并且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许、数据传输与控制软件的版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此一来,投入的时间成本、数据交换成本等也非常高。现在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出现,这一局势可能会得到改善。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开放式,可持续扩展、创新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在遵循安全、保密的原则下(保证各厂家核心技术的安全),做到技术互通,知识共享,甚至在平台上模拟各种控制系统的接口及通讯,进行兼容性、实时性通讯测试。从而节省时间成本与技术成本,这是我们建设模式向着工业互联网方向的一个革新。
  传统的采购模式依靠采购员或相关人员提供厂家询价、比价、采购的方式,效率低下,周期漫长,在工期紧凑的建设过程中,有的甚至会影响施工进度。利用工业互联网,采取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式,吸引更多资质合格、价格更优的厂家参与竞争,扩大了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范围,物资采购公正、公平、公开,合格供应商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自动“脱颖而出”,节省下询价、比价的时间,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2.业务应用模式的转变
  2015年6月,國家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能源互联网,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
  传统2015年6月,国家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能源互联网,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的电力市场中基本由三部分组成,即发电、用电和输配电。发电端为电厂,用电端为客户,输配电则为供电公司,供电公司投资建设输配电网、负责电能的调度,从而垄断电力买卖的市场。随着电力改革不断深入,售电与电网分离,大量的售电公司浮出水面,电力交易逐步市场化和透明化,售电市场提速明显,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面对新一轮的电改政策,很多电厂成立销售部门在线下寻找客户、收集客户需求、提供电价价差供客户参考、不断地与客户沟通谈判等等。面对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客户,会增加很多的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并且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1、售电能力不足,经营能力残次不齐;
  2、售电市场运作积累少,客户资源掌握不足;
  3、售电营销信息化管理能力不足,缺乏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是新兴售电公司日益突出的几个共性问题,急需一些电力营销的经验以及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解决。
  调整营销策略,从传统的对电网公司的“企业营销”,要转向面对大型工业用户、工业园区、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电动汽车“流动用户”的“客户营销”;从简单的无差异营销转向差异营销,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对客户进行分层模式的建立。
  尝试扩展互联网应用,以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数据为基础,联合业内、业外合作伙伴搭建开放、共赢的大交易平台,开展数据的深度开发、分析,致力于数据的应用落地和提供大量高附加值服务;打造用户体验良好的服务界面,丰富电力交易方式,扩大电力交易范围,比如在电厂官网上开辟一个售电专区,将电厂剩余产能做成不同的产品包在网上公开售卖。电厂也可以按峰谷平分时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电量服务,即客户向电厂提出电量需求的时段及相应的分时电量,电厂按不同时段及不同的电量等级向客户提供相应的电价优惠等。“互联网+”思维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并且随着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能源互联网的创建之路上,我们并不是先行者,“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大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革新,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力企业要融入“互联网+”,首先要有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捷、平台、免费、跨界、大数据”等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互联网思维,构筑了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发电企业的管理和未来发展也寄予了挑战性启迪。
  参考文献
  [1]  李学萍.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研究[J];低碳世界;2017,(14):11-12.
  [2]  尚继武.“互联网+”时代下电力营销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34-35.
  [3]  乔小杰.“互联网+”与电力工业的探索和思考[J];能源与节能;2016,(12):4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