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美学的“无”引发设计创意思维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今日本设计在世界设计领域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这与其设计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密不可分,足见日本设计所基于的美学概念对于其设计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释日本美学中的“无”及其对日本设计的实践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引发设计思考,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为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提供设计创意思维的新思路。
关键词:日本传统美学;设计创意
1 日本美学中“无”的解释
1.1 wabi-sabi中的“无”
作为日本美学中的一大分支,wabi-sabi中就含有对美学概念“无”的深刻理解。日文中的wabi(侘)与sabi(寂)字原本各具不同的含义。Sabi原指孤寂、清瘦或凋零。Wabi原指出世离群、刻苦简淡地于大自然独居。[1]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复杂而深刻的美学概念。
wabi-sabi与“无”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从道德层面上,wabi-sabi讲求“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即过分贪恋物质与欲望而忽视精神上的需求是十分不明智的,需要摆脱身份与地位的束缚,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并且从中得到快乐。从材质层面上,简朴是wabi-sabi的核心思想。它力求充满智慧的简化,不具矫饰的、具有原始乡土气息的美感,甚至于带有一些荫翳的色彩,借此拉近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无”,是终极的简朴。从精神层面上,wabi-sabi深受禅学的影响,讲求一种事物的体悟,它主张心怀谦卑,崇尚简素,对朴实之美多加感悟和欣赏,是一种上升到心理层面的“无”。
根据“茶道”的历史,可以较具象化地对“无”进行解释。茶道是日本古来就拥有的一种社会艺术形式,它与多种技艺相融合,例如庭园设计、绘画和表演艺术等。以千利休为首,由其往后诸多的茶道大师,他们所追求的是一方狭小的茶室、中性沉稳的颜色、单纯朴实的室内陈设、简易素雅的茶具与心无杂念的品茶心境,将茶室与自我归入自然,由此构建成了一个至美的精神境界。而这种茶道思想是融入了“无”的美学思想的,它是一种相互契合的存在。
1.2 柳宗悦笔下的“无”
步入近代,日本著名的美学家柳宗悦同样对美学概念“无”进行了阐述。他将其融于民艺之中,通过民艺总结出了一系列美的法则。他认为工艺品不是装饰品,要达到工艺之美就必须摆脱浮夸的技巧与过度的装饰,运用简单的工艺和材料制造出单纯的器物,但同时也要摒弃粗制滥造。只有最普通的途径,最简单的方法,最单纯的技术,最质朴的心境在器物上展现时,才会表现出美。[2]而工艺之美的最高境界便是无心之美。无心之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自然所赋予的自由所致。[2]就是在追求简洁朴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工艺创造者内心对自由存在的尊崇,能使他们更加自如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未来工艺发展所应该走的正确方向。
1.3 原研哉对“无”的探索
时至今日,对于美学概念“无”勇于深入实践和贯彻的莫属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继田中光一之后,原研哉对无印良品这个概念性商业品牌进行了丰富与发展。从原有的“简约”上升为“虚无”,成功使这一商业品牌得到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原研哉所提出的“虚无”,即广告本身没有明确的商品信息,而是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3]所谓的“虚无”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最终所呈现出的作品就是一个充盈饱满的作品了。这个“虚无”的概念更具象化解释就是: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简约,一种信息的传递,一個情感的寄托。将空白的思考范围留给人们,将自由的想象空间留给大众,让其自由理解作品想表达的内容,从而体会设计师创造这些作品的价值,这样与人深度交互的设计作品,才拥有了其存在的设计意义。自“虚无”概念提出后,原研哉所设计生产的商品,无不贯彻他这一明确的设计概念。无印良品在设计创意领域的影响力,也有“虚无”美学的作用。
“无”的美学概念贯穿日本设计发展始终,展现着日本的设计别有风格和特色的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设计价值和参考价值。
2 日本设计和手工艺对“无”的实践运用
2.1 秦泉寺由子的kitchen house
“kitchen house”是日本设计师秦泉寺由子于2008年在日本京都所设计的茶室内景。茶室的土墙呈柔和自然的泥土本色;木制顶棚和板材与横梁都不曾上漆;一段天然弯曲的树干倚在壁龛一侧,边角已现磨损的皮面坐垫与从隔扇的幛子纸外透进来的柔和光线又为房间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4]茶室面积只有四叠半(约7.29平方米)大小,但是其中呈现的环境却无不体现了秦泉寺由子对于古老美学wabi-sabi的认知与理解。温和的色彩、毫无矫饰的布局、清简脱俗的工艺品与设计师心怀谦卑的情怀。还有她所持朴实平和的心态,对作品中所灌注含蓄与简素的美,也展现了其对“无”这一美学概念的精神追求。
2.2 濑户窑的行灯盏
濑户窑的行灯盏陶器是日本明治之前民间较为常见的工艺制品。这类小盏多以铁锈色釉描画图案,也有绿色釉绘出的纹样;在插图所选的器物上,如同织部烧风格的部分挂有绿釉,以浅茶色入金银彩釉而丰富多彩;很少有无底才的器物,也有吹墨的作品,确实最末等的。[2]简而言之,它们简易的造型上并未有过多的装饰,颜色虽丰富但又显得质朴雅观。对于民艺而言,它们有着一份自然的美感,这是在其背后不知名的作者们所表达出的对“无”的憧憬与敬畏,他们用自由的双手将自己的作品带入了“无”之美的世界,也借此将这种精神流传到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3 无印良品中的“地平线”标志
“虚无”作为原研哉继承无印良品后提出的全新理论概念,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著名的“地平线”标志为例,所谓“地平线”即一方白色大地与天空相连的影像,画面中除了一位站立的少女外都是十分纯净的,没有任何多余的事物与颜色。十分空旷的画面里布满大片蓝白,这正是无印良品所尊崇的传统自然色的运用与极致的简化。但只是做到极简并不够,这影像中的大面积留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蕴含着设计师的视野,也蕴含了读者的视野。容器的边界是模糊的,视觉感知和想象空间也因此变得无限,这就是“虚无”所具备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无中生有,让一切成为可能。进而将设计师所想传递的信息传递到了大众心中,这个信息同样是由无至有的,这种心理上的精神交互也能让设计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而原研哉之手将“虚无”的概念从原理向实践的转变,也将令其更加深入地发展,引导一个全新的设计潮流。 虽然“无”的概念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但依旧在纷繁交织的日本美学中拥有独树一帜的作用。由古至今,通过实践证明,不少前人对其展开的研究与探索已经成功将“无”的精华提炼出来,运用于自身的设计创造之中。
3 日本对“无”美学观的秉承与设计创意思维的践行
3.1 日本对“无”的秉承与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飞跃式进步,日本的设计同样有着跨越式的发展,以工业设计为基础的各类设计分支都有着显著的突破。对比其他国家而言,日本的进步之快是难以想象和超越的,这不仅基于日本这一民族优秀的学习能力,更有它能够在此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做到文明相融、东西相融与古今相融。日本秉承着“双轨制”的教育理念,构建国民的设计思想趋于融合。这使得日本在诠释国家传统魅力的同时,还能够与时俱进,接轨现代科技与前沿技术。这种思想所带来的成果,小及街角装潢,大至文化标志,都能具现得淋漓尽致。而日本的美学理论知识便是构建传统理论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一。再进一步,前文所提出日本美学中“无”的概念即是这理论知识更具象的一环。这是经由多代人的努力,通过秉承与发展“无”的概念,令世人得以熟识,将它呈现出的一种精简、不加修饰,同时饱含自由的想象运用到实际中,做到无中生有的精神境界,同时被日本设计师们呈现于设计作品中,这就是融合的亮点所在。
3.2 日本设计对设计创意思维的启示
日本设计的成功无疑能够成为现今中国设计发展的一个新的创意思路。当下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革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成功给我国自身的技术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有中华四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数以万计的文明荟萃和工艺美术都是今后中国设计发展的强大支撑。这条道路不是唯一,但却是一个良好的指向。所以,中国设计为何不以此作为启发点,立足于传统,追根溯源,将譬如诸子百家等传统思想和名人巨匠的工艺美术精神提炼出来,深入学习并贯彻到前沿的创新科技,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发展道路。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他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们之上的星空和居于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5]美术与设计本就同根同源,传统与现代更是能够彼此相互融合,精华的凝聚和糟粕的规避,不一味地固守己见,也正是未来的设计所需要把握的方向。中國的设计未来是明朗的,因为中国自身就具有不亚于他国的优势所在,设计师们所需要的就是及时发现、勤于学习、归纳与总结,将来的设计世界一定会有中国设计的光辉一笔。
4 结语
本文所探究的“无”作为日本设计美学基础的一个方面,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发人深省。能以此作为传统思维的出发点与现代设计艺术相融的日本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指向。未来的中国设计仍有许多空间,如果我们能够从他人优秀的设计思源中能够从中吸取精华,开拓自身思维,从而结合本国优势加以运用,创造属于自己的设计发展道路,那么中国设计的明天便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 李欧纳·科仁.给设计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学基础[M].蔡美淑,译.台北:行人文化实验室,2011:21-22.
[2] 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6,233.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7.
[4] 帕崔西亚·J·格拉汉姆.设计日本[M].张寅,银艳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2.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张永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1.
[6] 王丹.无印良品的“简”和“空”及其与日本美学的对应关系[J].安徽文学(下),2013(2):87-88.
[7] 陈奕丞,孙佳宁.浅析日本设计发展中的侘寂主义[J].西部皮革,2016,38(18):46.
[8] 李晓宇,陈柳.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设计,2017(16):122-123.
作者简介:张珮(1996—),女,福建漳州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