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言文字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核心素养被大力提倡。“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整个核心素养中占基础地位充分显示了语言文字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情况中,高中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学;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相应地要做出转变。当前在核心素養的背景理念下,高中语言文字教学怎么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索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
  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汇为基本材料,以语法为构成规律。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文明起很大促进作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的母语,是学好其他知识的源头。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理解与热爱,只有在理解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深刻认识我们民族多样的文化,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其实就是通过言语所承载的内容来学习言语,掌握语言文字,就是掌握了知识的源头。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思维、审美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言文字教学需要更多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去积累、运用。
  新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内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内容。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这四个内容的基础,其他的三个内容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将语言文字的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尤其注重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等目标的提出,都是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贯彻。在教学内容上,还通过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学习来落实。可见,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一个积累并不断运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内容对当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语言文字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语言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淡化语法”观念的影响,语法教学的地位减弱,开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慢慢隐退,这是对语言文字教学的轻视。之前的教材也没有专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板块,知识散落于课本中,只能由教师去整理这些知识点来授课,所以没有形成关于语言文字教学系统的体系。现在新课改的提出让语言文字的教学重新受重视,地位有所转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转变还不彻底,仍存在着问题。
  首先,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了专门关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教材,即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但实际情况却是这本教材的利用率很低。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紧张,或者高考的原因,大多不选修这本教材,更倾向于选择《先秦诸子选读》等对提高高考分数更有效果的教材。而必修教材中对于语言文字教学依旧没有专题论述,所以知识点还是散落于教材的注释、课后习题等部分。因此,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还是匮乏的,和从前的境况大同小异。
  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就有一个大难题,就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相关的知识时很吃力,基础很弱。由于初、高中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内容是交叉重复的,而初中阶段老师教授的语言文字知识也很局限。比如很多同学接触到主、谓、宾等语法知识竟然是从英语课中学来的,而且初中教授知识的方式也是死记硬背式的。所以到了高中,知识难度突然加大的时候,学生根本消化不了。因此,初、高中在语言文字知识教学上的断层,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衔接也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语言文字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能很快地就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他们依旧采用知识点串讲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训练方式还是针对高考,以大量做练习题为主。这就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形式不符,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去积累、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更没有达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要求。那这必将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建议
  基于上述的环境背景下以及实际中面临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们该如何去实施语言文字教学呢?
  首先,在观念上应该去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纵观语言文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学校、教师对其的轻视分不开。所以教育者首先在观念上要意识到语言文字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要有意识地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教学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言语的细微处细细品味,从作品中有特点的语言文字入手去品味、分析,进而进入作品的情境,把握其中的情感和意蕴。这种从语言文字入手的细读教学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语文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学习   视角。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并且努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情境。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是开放的,富有情境性的。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能够自主地去理解、积累、表达运用。能根据自己已有的思维去建构语言,并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所以,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有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建构,并非僵化得死记硬背。教师如果能做出改变,改变以往的方式,有意识地去为学生的语言文字教学创设开放的情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去运用语言知识,从而真正地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运用能力上,都要时刻充实自己,保持与时俱进的这样一种状态。教育工作者们要清楚地掌握国家所提倡的这些概念的含义,要真正了解其价值,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用行动贯彻。高中语文教师尤其要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能弥补不足,查缺补漏,逐步提升。要教育好学生,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更要足,并且在教学观念、方式、方法上仍始终要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