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引领小学生开展古诗词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诗词教学如何调整,方能提升学生阅读诗词的质量与数量?关于诗词的阅读指导,可由诵读切入,先展示诗词韵律美;再基于感知诗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诗词形象美;然后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群组阅读”,让学生畅享诗词之美。引领小小学童开展古诗词阅读,首先应注重诗词审美教学。
  【关键词】诗词审美;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群组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高考语文的改革,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更是大势所趋。正因如此,诗词阅读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唯阅读不辍,受名作熏陶,得诗文滋养,方可在面对高考时游刃有余。小学诗词教学如何调整,方能提升学生阅读诗词的质量与数量?这是值得关注的论题。
  一、诵诗词,享受韵律美
  我看《中国诗词大会》,尤喜“飞花令”,那是体现选手诗词素养的巅峰对决的时刻,但也会感觉美中不足,许多选手只求快速击败对方,语速极快,缺失美感,我们的诗词阅读教学当引以为戒。古人作诗,有着严格的字数、平仄、押韵要求,所以最能突出汉语言音韵谐和的优势,教学中若不从审美角度指导诵读,学生便失却了一个欣赏传统语言文化的机会。故此,关于诗词的阅读指导,可由诵读切入,展示诗词韵律美。
  诵读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诗词的第一印象,诗词诵读要字正腔圆,更要把握节奏,读出韵律美。小学教材中出现最多的应是七言绝句,可按照“2+2+3”或“4+3”节奏念诵。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以“2+2+3”节奏念诵,直觉楚天开阔,酣畅豪迈!
  又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4+3”节奏读之,如见诗人孤高傲岸,余韵无穷。
  教材还有大量的五言诗,可以按照“2+3”或“2+1+2”节奏娓娓读来。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最后两句的停顿与前面稍有变化,其韵律之美更为灵动。
  像《诗经》这样的四言诗不多,但六年级教材也有其中《采薇》的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样“1+3”“2+2”的停顿处理,既达到节奏韵律美的要求,又兼顾了语义的划分。
  而词作又称“长短句”,古人可击节而歌,其节奏更是美妙,灵活多变,或抑扬顿挫,或轻松舒缓,或活泼轻快,或平和清晰,韵律之美非念诵不可表。
  且看辛弃疾那首有名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哪怕诗词深意未明,学生先已乐在其中。
  二、知诗词,描摹形象美
  古诗中常见借景抒情、借物言志,莫论借景抑或借物,都必须塑造出一个具体形象,作为抒情言志的凭借点。所以,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语言形象之美,是对古诗进行审美教学的必要环节。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步骤有三:一是古诗文中一个字往往就代表着一个现代汉语的词,我们要进行“扩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每个字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二是古诗词为了讲究平仄、对偶,词语顺序偶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再把词语顺序“调整”过来;三是古诗词为了符合五言诗或七言诗字数要求,又要减去一些能意会的成分,我们要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把那些成分“补充”进去。我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按照“扩词—调整—补充”三部曲,诗意迎刃而解。此后学生不必苦记苦背工具书的译文,也能较快地读懂诗词大意,诗词阅读的快乐指数提升不少。
  且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学生们感知诗意后,看到了如此烂漫的诗词形象美:繁华载道,争妍斗艳,細细绿枝,不胜负荷,低垂及地,越发婆娑多姿。花间粉蝶,流连嬉戏,树上娇莺,婉转啼鸣不绝。好一幅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春日图!
  我鼓励学生用最优雅的语言去翻译诗句,让学生在揣摩用词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诗人所描画的景物形象,体味诗词形象的构思巧妙。待学生审美能力渐长,领悟透彻,还可以让学生随诗意指引,把形象绘画成图,更直观地感受诗词中形象之美,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越见浓厚。
  三、知作者,感受意境美
  如果说,韵律美和形象美是诗词外形,那么意境就是诗词的精髓灵魂了。诗词欣赏的最高境界,便是能与诗词产生共鸣,感受诗词所传递的意境之美。诗词阅读教学中,如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不妨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为切入点。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意浅白,白描出一幅长江送别图,到底有何特别深意?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李白生平资料,课堂上相互交流,再适当补充,学生便初知李白其人:“他有‘诗仙’美誉,诗作在全唐诗中举足轻重,清雄奔放,余光中先生赞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号‘青莲居士’,一身风骨,不媚权贵,杜甫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李白自然是仰慕者众,但他却特别推崇孟浩然,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所以,当“孟夫子”与他分别时,自是别样难过。”学生了解诗人与背景后,才真正体验到句中佳境:孤单小舟,渐行渐远,目力所及,只剩滔滔江水,永无休止,流向天际……孟夫子已经远去,李白仍翘首而立,不舍归去。惜别、无奈、孤单、惋叹,千丝万缕缠绕于字里行间,浸漫于读者心头,让人忍不住反复吟唱,细细咀嚼。此时,学生才真正领略诗词意境魅力。真如沈得潜所言:“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四、分群组,畅享诗词美
  学习诗词最能提高学生语言审美能力。让学生从音韵、形象、意境三个审美角度进行阅读,才能真正发挥汉语言传统文化艺术的最大优势,从而让学生爱上诗词之美。
  诗词如此美丽,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佳作却是有限。虽然,随着高考改革的到来,古诗词越来越受重视,新的部编教材收录古诗文已达124篇,但每学年也只有20余篇,远未能满足学生畅享诗词之美。
  所以,我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群组阅读”:在课堂上学习一组诗词后,根据该组诗词的类别,让学生课外找寻同类诗词畅享阅读,以一月为期,畅读结束后,大家一起参与诗词沙龙,可咏诵最爱词句,可交流作者故事,可按诗意绘画,可就一字行“飞花令”。
  事实证明,这样的阅读大受学生欢迎。读罢《乡村四月》后,学生在更多的田园诗中,感受到田园生活的自在闲适,与世无争,使人“陶然共忘机”。学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在更多的送别诗中,感悟友情珍贵,但也不乏豪迈,相信“天下谁人不识君”。见识《长相思》后,学生在更多的思乡诗中,尝到了乡愁的苦涩,虽从未离家,但已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每一次诗词群组阅读,都让学生们感觉意犹未尽,余韵无穷。
  随着诗词阅读量的积累,诗词审美能力再次获得提升;越觉诗词美妙,越愿意自发地阅读。这,是诗词教学的理想效果。
  唐诗宋词,得以流传不息,绝非偶然,其可赏析之处甚多,韵律优美谐和,读之朗朗上口;形象描画真切,历千年而仿在眼前;意境高雅绝尘,怡情冶性令人心生仰慕。故此,无论现代教学手段与模式如何更替,对学生阅读诗词帮助最大的,终属文本之美。引领小小学童开展古诗词阅读,首先应注重诗词审美教学。
  参考文献
  [1]程玉红.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7(12).
  作者简介:伍碧华,女,1972年生,广东肇庆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就职于肇庆市第一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潜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