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高。最近以来,我国对小学生的教学质量问题也在着重关注,其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解析,感受文章中语感的美妙。本文是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分析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大量地练习朗读,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记忆能力,以轻松的学习方式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渗透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与此同时,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有力武器。
一、目前小学生语文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力度高度重视,朗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其自身的语文课堂中增强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但是,总体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依然有一部分老师忽视了阅读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就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大方向的问题。
第一,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时间短。在最近的几年,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没有记入教育大纲,缺少硬性的规定,便导致了许多教师没有进行小学生充足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几乎都是让学习自觉利用其课余时间自主、简单地练习阅读。小学生存在自制力较差的特点,所以学生的朗读能力无法提高。并且更严重的是,很多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形成。
第二,朗读的形式、内容单一。老师在教学时,应当“一视同仁”,给予朗读能力应有的重视程度,同其他教学是一样的。同时,在朗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独立权利,做到每位同学都依次可以进行朗读。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朗读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不能本末倒置,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朗读能力只是其学习的辅助道具,教才是关键。在朗读的内容上,大部分老师只是单一地将课本文章作为朗读的题材内容,虽然这种方式能加快教学进度,但是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起到限制的作用。
第三,学科之间的朗读评价不合理。很多时候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往往由于因为朗读意识的缺乏,导致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做到专业、准确,只是一带而过,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无法满足朗读教学的硬性需求。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方式
如果想要使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取得明显的成果,就必须增强师生对朗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是否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做到将朗读能力教学和其他教学内容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予同样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接触、感知到小学语文朗读的魅力与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语文课程朗读的时间应该安排在5至10分钟,如此一来,朗读时间得到充分的保证,学生才可以提高朗读的能力。例如,在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完整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本中的内容,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次课堂学习内容的记忆,又能够加深学生与朗读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举两得。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优化教学的能力与方法,灵活运用朗读方式、技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在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选择地朗读,重新点燃小学生对朗读方式的热爱,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
当然,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做到灵活应用,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亲身示范演绎一些关于朗读的方式技巧。又或者换位分析、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来深切感受文章作者所想抒发的感情。另外,情境再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课程中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去感受朗读。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是不能懈怠的。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朗读能力学习的。其有效评价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同学们找到朗读的自信,调动朗读的积极性。老师所做出的有效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关于朗读能力的不足,以便于及时改正。学生自身主动投入朗读中,老师的正确、有效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促进交流。
三、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教学技巧
(一)增强老师的朗读技能
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而是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的主体意识。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给学生讲述最基本的发音、语调常识,规范小学生的发音吐字情况,使学生能清晰准确地朗读出文章内容。想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就必须亲身示范,做好榜样,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情感来进行文章的朗读。比如课文中的某一篇文章,老师不单单要注意文章的类型,还要注意学生对生僻字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来说,可能学生对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远远不够,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向学生渗透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二)丰富形式,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创新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形式来展开,这不只是语文课文朗读方面。现在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利用某些学习APP,又或者是有朗读功能的软件,以配音模仿秀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既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推动学习进程。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之前也有简单提到过,家长也是朗读能力提高的带动者,在课余时间,应带领、鼓励学生多参加课余活动,例如朗读的活动、演讲比赛等等。就学校而言,多开展不同类型的朗读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这一类型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朗读意识。
四、总结
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长期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很大问题。所以,想要加强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必须长期坚持且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自身都应基于高度的重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合理安排小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在充满朗读技巧的前提下去参与、去发现更多、更丰富的朗读活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其书.谈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9).
[2]陆静怡.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7(21).
[3]陈云飞.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5).
[4]百忠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神州,2018(6).
[5]郁廣其.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作者简介:王南屏,女,1969年生,本科,银川市西夏区农科院小学语文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