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教学目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性教学策路,以期小学语文在未来教育道路上快速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导向 小学语文 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时代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能力、实际运用等。此外,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并且以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为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分析
  以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就是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参与能力、道德品质等,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型知识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掌握语文的语文学习技巧。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思想、学习认知、阅读评价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此外,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阶段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1]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1.联系具体生活实际
  将实际生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待语文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素材的沟通,还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要想做到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须要注重具体实践。例如,在教学《长征》这首诗时,不能以会背会写就算任务完成,还要注重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或者带领学生对一些老红军进行采访,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红军长征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发展。此外,生活教学是一种在生活情境下的知识传授,由于大多数的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演绎生活画面的情景教学。例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对这首诗进行自主探讨,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诗中的具体情境演绎出来,之后可以请几组同学到台上为大家展示演绎成果。通过情境演绎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整首诗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
  2.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虽然一直以来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桃花心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图片以及资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比如“有谁见过桃花心木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桃花心木?”利用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桃花心木这篇课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再比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画方式来进行教学。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课文中的一段话:“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段话对爬山虎脚进行描绘,画出爬山虎脚的样子,看谁画的更形象更真实。在课堂上利用图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3]
  3.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
  钱学森教授曾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语文思维训练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讨论时锻炼语文思维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为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注重课文里的描写细节。教师在进行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几个问题:“钓鱼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课文中说道德只是简单地是与非的问题,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呢?”“为什么钓上来的鱼又要放回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经意间就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趣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习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迎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5):37.
  [2]甄业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18+121.
  [3]沈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8):184.
  [4]陳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