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数民族幼儿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而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有赖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因此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所谓多元文化教育,指的就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所施行的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模式。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幼儿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及重要启示。
  关键词:少数民族 幼儿园 多元文化教育 启示
  孩子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以如何针对他们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文章以民族教育现状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少数民族幼儿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留给我们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内涵
  所谓多元文化教育,其实它最早来自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是由斯坦福大学爆发的一场“文化战争”而逐渐兴起的社会思潮。多元文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包容性的教育,它不是单一的组成,而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所实行的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模式。[1]多元文化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理解,还意味着承认不同文化之间作为彼此独立存在的权利。多元文化教育,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平等和偏见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它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引入,不但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借鉴与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首先应做到传承自身民族的优秀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的脚步。思想之所以产生碰撞,就是因为多元文化在逐步深入每一个角落。正是因为多元文化的加入,中国的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正是多元文化的最好映证吗?那个时期文化格局并不是单一的,既有儒家也有法家,既有墨家也有道家,所以才会形成“百花齐放”的思想格局。另一个“百花齐放”的格局形成出现在民国时期。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主张思想上的兼容并包,也因此出现了一批大师级的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2]笔者认为,社会之所以发展,正是因为思想的开放以及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形成的今天,如果消除其他文化,只保存主流文化,那么社会的发展必将停滞不前,社会的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少数民族幼儿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1.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多元文化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而不只是少数民族或者是一些弱势群体。它针对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对方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也不论他来自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总之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各种歧视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落实多元教育理念,为了所有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仍然存在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1)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和入园机会。
  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是没有多少教育资源的,而且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存在着大量的农牧区。这些地方的孩子们其实是没有多少条件入学的。因此国家应该给这些少数民族幼儿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笔者认为针对这些区域,幼儿园可以多设置一些,毕竟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比较分散,这也方便孩子以后的入学。
  (2)提供适合的啟蒙教育。少数民族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结合民族实际制定适当的课程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不但学好主流文化,也可以传承自身民族文化。
  (3)保证足够的师资力量。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在一些比较边远的地区,有些教师因为怕苦所以不愿意去这里教学。长期以往,少数民族幼儿得不到教育的保障,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是一种阻碍。因此师资力量必须到位。
  2.少数民族幼儿园课程设置植根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少数民族幼儿园有着自身的特性,因此创设幼儿园课程时,不能忽略他们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各民族幼儿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应该注意课程的设置要弘扬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对他们而言同样是重要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种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传承,因为每个人都是炎黄子孙,少数民族同胞也不例外。因此课程设置必须融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同时也不能忘记本民族的文化教育,毕竟是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甚至宗教信仰都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必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这对于少数民族幼儿来说,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必须承担的义务。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同样要重视科学文化教育。因为科学文化教育是第一推动力,不但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的进步。因此少数民族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也必须加入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当然,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教育同样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同样也需要引起重视。由于少数民族学习任务更重,所以更应该整合这些学习资源与文化,帮助他们学得更好。[3]
  3.针对少数民族幼儿实行因材施教
  民族之间有着独特的习惯风俗,因此教育的基础就是尊重这些差异性以及他们的民族信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也都是不一样的,少数民族幼儿就更是如此。教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并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因为这些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是懂得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施教,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为全面的发展。
  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民族融合,因此应该大力推行。笔者认为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但是贴合国情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只有在多元文化格局里发现属于本民族的特色道路。才能够真正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加朝.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J].学周刊,2016(36):21-22.
  [2]赵元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幼儿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02):68-71.
  [3]钟娟.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2):213-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