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在心头,情满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学校德育教育又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三观”的必要前提。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作为每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直接教育者,更是肩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此外,“爱满天下”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在教育中融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初中;爱满天下;德育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就在于“爱”,倡导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要对学生实施一种“爱的教育”,并通过爱的引导,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灵,用爱去呵护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此,“爱满天下”思想与目前所推行的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度一致。因此,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积极推行“爱满天下”教育思想也就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大必然课题。本文结合我的德育教育经验,针对初中德育教育中如何实现“爱在心头,情满教育”,更好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注重爱的全面渗透,营造爱的浓郁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生活与学习的美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相互包容、积极向上、彼此关爱的良好情感。因此,教师要富有爱心,让孩子感受到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爱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环境创设上下功夫,用心、用爱去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爱的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爱表现在每一个微小细节上,同时体现到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这种爱的表现通常也无需刻意去营造,但却能够让学生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如浴春风。
  比如我会在每天上学和下午放学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和离开,并对每一位同学给予亲切的问候,同时也会给予其一些诸如握手、拍肩等温馨小举动,这些行为所体现出的正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生们受到感染,往往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之中,赋予了校园更多的吸引力。此外,在环境布置方面,温馨的教室环境往往也更有利于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在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为:组织学生一同设计“爱心口袋”,并用其来收集他们的“爱的心愿”,学生们的爱心表达可以通过绘画、书写等方式来呈现。在这样一种感化教育形式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爱的表达,懂得感恩,同时也形成了爱的有益互动。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源泉,爱的微笑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作为一名乡镇中学教师,我热爱教师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我们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所以学校里,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爱。记得有一次我们举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户外活动时需要有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参与问答情况,但有几个学生的家长没有来参加,当时我看见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很羡慕那些有家长来的同学,他们的举动透露出不想参加问答情况,后来我和班上的两名教师微笑的对他们说:“我们来做你们的家长陪你们一起参加这次的问答情况,好吗?”他们高兴地答应了!活动中我看到他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所以在学生面前只要你永远有爱的目光和爱的微笑,你就会发现你用一点微薄的爱都会让他们铭记于心。总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爱的浓郁氛围,促进爱的全面渗透,从而更好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突出爱的教育的个性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虽然历经小学阶段的学习后,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毕竟由于年龄还小,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都存在的较大的依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克服“趋优选择”的惯性,秉承一颗平等、民主的心态去认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其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比如,每个班级中都不乏一些调皮、不守纪律的所谓“后进生”,对待这些“后进生”如果我们一味地采取严厉的训斥和批评或叫家长等形式进行管教的话,很多时候不仅不能达成很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还很有可能会激发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此时我们不妨转变一種思路,用另外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如我在对待不注重集体卫生的学生时,会选择和他们一同去收拾教室卫生,并在收拾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你做的真棒,以后要保持努力;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爱护好我们的家……”这样一种形式往往也更有利于得到学生的内心肯定,慢慢地他们也会纠正不注重集体卫生的不良习惯。也正是由于教师所给予的爱和宽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希望与责任,所以他们也才会有意识地去约束和克制自身行为,用优异的表现来报答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不负教师的期望。
  三、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所谓情感,就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针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在我们正在进行着的认知过程中,情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同时情感在人类的观念与信念以及道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中介性作用。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进行爱的教育,将对他们以后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良好行为都产生于良好的情感,才能助人为乐;爱憎分明,才会见义勇为;热爱父母,热爱人民,才会无私奉献。因此,培养爱的情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方面。青春时期的初中生易感性强,是情绪、情感萌发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爱的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作为担负着中学教育重任的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进行爱的教育。此外,道德信念,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成分,而是一种集合了强烈的道德情感与深刻的道德意识以及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效综合。道德信念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得以产生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道德动机的最高级形式。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情感培养,同时努力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对于学生们良好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对于广大初中班主任而言,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时,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
  比如,让学生搜集一些名家故事和名人名言,向学生讲述一些爱国故事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定一条座右铭,并以此为戒,能够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在其激励和约束下,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选定一名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可以是革命领袖也可以是专家名人,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用其事迹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等等。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可以采取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借助这些实践性活动的实施,不仅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帮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展示,达成一种十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小结
  总而言之,身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的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对于初中生的教育,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将“爱”积极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让学校生活变得更加有情有爱,为其创造轻松、健康、温暖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深远。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需要广大班主任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秉承“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化差异,理性、客观、智慧地实施爱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及情感态度的形成,也为学生的后期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正.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3.
  [2]邓永红.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渗透策略[J].北极光,2019(01):119-120.
  [3]王琪.因材施爱,做多元智慧班主任[J].内蒙古教育,2015(3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0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