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本土歌舞乐进课堂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校歌舞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该学科的教育综合性,通过对学生演唱技能、舞蹈功底以及音乐素养的共同培养,让学生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音乐表演技巧,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然而,现阶段高校音乐综合教育过程中却忽略了歌舞乐教学的整体性,将歌舞乐分离教学,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十分单一,而且教学过程中也忽略了对本土歌舞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本土意识淡化。
  关键词:本土歌舞乐 教学 实践 改革
  各民族极具特色的音乐、舞蹈文化融汇在一起,便形成了世界音乐、舞蹈文化的百花齐放。在高校歌舞乐教学中,很多学生缺少本土歌舞乐意识,既不了解本土原生态音乐、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舞等,也对这些本土歌舞乐不感兴趣,这并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必须要将本土歌舞乐引进教学课堂,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乐舞文化,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要在音乐教学中渗入本土歌舞乐,才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传承发扬本土音乐、舞蹈文化,向世人展现我国独特的民族区域特征,进而促进歌舞乐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教育意义
  1.逆转学生本土意识淡化趋向。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很多学生在传统歌舞乐学习中的反馈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不仅不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没能掌握本民族语言,对于本土民族服饰也知之甚少,导致学生本土意识趋于淡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歌舞乐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够逆转学生本土意识淡化趋向,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本土歌舞乐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意识,强化对学生民族振兴、灿烂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土歌舞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
  2.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可。
  由于中国边疆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丰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百花争鸣。然而,很多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本土乐舞对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加之经济文化共融的推动,使得很多学生崇洋媚外,忽略了本土民族乐舞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因此,将教学课堂与本土歌舞乐相结合,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乐舞的学习,促进学生更为全面且客观的认识本土乐舞文化宝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学习本土歌舞乐知识,将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发扬光大。
  3.丰富歌舞乐教学内容与形式。
  近期,随着娱乐性通俗歌舞乐受到了广泛的接纳,逐渐在音乐舞蹈中占据了较大优势,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得学生主观意义上更倾向于选择娱乐性较强的通俗乐舞。因此,务必要在课堂实践中引入丰富的本土歌舞乐教学内容与形式,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内容,帮助学生净化音乐舞蹈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本土民族乐舞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加入到本土歌舞乐文化的传承中,造就更多忠实的本土民族乐舞爱好者。
  4.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本土音乐舞蹈文化教育整合过程中,不仅能够逆转学生本土意识淡化趋向,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可,丰富歌舞乐教学内容与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对本土优秀传统歌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进而将本土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世界歌舞文化的百花争鸣,也能够让我国优秀本土文化在世界繁荣发展中大放异彩。因此,教师在进行歌舞乐教学实践与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本土歌舞乐文化的支持,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分析现阶段高校歌舞乐教学分离的现状
  1.声乐主修的教学现状。
  在声乐主修教学中,主要教学时间都集中在三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在唱法上注重气息、咬字、唱腔、共鸣等等,在声音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其次是谱面,要求学生将谱面上的旋律唱得准确,利用钢琴校正音准;最后是演唱情感,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务必要饱含深情,并根据歌曲的意境与内涵在演唱时做好感情处理,用深情并茂的演唱感染听众。
  2.舞蹈主修的教学现状。
  舞蹈课程通常只开放于该专业学生,在不同学期加入不同种类的舞蹈学习,例如民族舞、芭蕾基训、古典舞、现代舞等等。与此同时,学生在舞蹈学习、训练及演出实践的多方作用下,逐渐提高自身舞蹈表演水平,但对于非舞蹈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形体课程占比较少,内容也相对简单,教学时长也较短,导致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较差。
  3.表演主修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现代高校表演主修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我们所欣赏到的多为斯式表演体系,戏曲表演多以经典戏曲片段为主。在上述距离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歌舞乐综合表演教学中,多数情况都是相对独立的教与学,这或许能够造就单方面专才,但却违背了多技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理念。
  三、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教学实践路径
  1.积累教学素材,传承本土歌舞乐文化。
  在高校音乐舞蹈教学中,教材存在缺陷与不足,它并未将我国众多的民族音乐资源全部收纳,只能够做到简洁介绍与指点,音乐学习未免太过笼统。如今,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也不再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全部,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乐舞文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之便,搜集教学素材,为学生搜集了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教学素材,通过微课、PPT等形式进行播放,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學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本土歌舞乐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开创生动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本土歌舞乐受到广泛重视,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足为奇,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束缚,导致本土歌舞乐无法发挥出实际教学推动作用,导致资源的无端浪费。因此,必须要开创生动的教学模式,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解放学生的学习天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入家乡山歌、民族舞等,带给学生更为真实且丰富的学习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特色的学习与掌握,不但能够让音乐教学变得更有活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   3.走进社会大课堂,结合歌舞乐教育与社会实践。
  要想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改革,就必须要将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教学面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遵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结合歌舞乐教育与社会实践,根据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乡土风情,提高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程度。因此,在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将本土音乐演奏家、老艺人等请进课堂的方式,组织专题报告讨论会等,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加活跃,引导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积极踊跃的交流与沟通,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也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薪火相传。
  四、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建议
  1.完善教学大纲。
  通过将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方式促进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完善教学大纲,并将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给本土民族歌舞乐教学留有一定席地,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制定更为确切的教学目标、内容、学时等,作为科学引导学生歌舞乐学习的重要依据。
   2.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在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务必要在教学初始阶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让学生掌握更多本土民族乐舞表演技巧。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让本土歌舞乐能够与理论教学课程更好地融合发展,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并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编写富有特色的本土教材。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秉承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通过不断的调研与经验交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进而编写富有特色的教材,让学生们能够不再受到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束缚,并且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乐于对学习内容的探索与分析。另外,教师在教材内容编写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将书中重点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加入本土特色较强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教师编写特色本土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优势,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编写,可以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4.多层次、多举措展开歌舞乐教学。
  本土歌舞乐文化精髓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性表现,在表演中完成自身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知,体现了本土歌舞乐中的宇宙和谐观念。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开展多层次多举措的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融入本土特色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本土歌舞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以至于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提高民族自信,时刻保持着民族自豪感,让民族歌舞乐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发展,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永流传的需要。
  结语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必须要为本土歌舞乐留有一席之地,学习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切实担起本土民族乐舞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任,避免本土文化的遗失,逆转学生本土意识的淡化趋向,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可,丰富歌舞乐教学内容与形式。因此,实现本土歌舞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教师不仅要对此提高重视,更要通过积累教学素材,传承本土歌舞乐文化,开创生动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结合歌舞乐教育与社会实践,多层次、多举措展开歌舞乐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晋. 北部湾地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J]. 艺术评鉴,2018(9):66-67.
  [2]郭永青. 立足本土音乐 探索教学改革——以云浮本土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为例[J]. 艺术研究,2018(2):150-151.
  [3]蒋茜.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音乐课堂中引入嘉兴本土音乐的策略探究[J]. 艺术评鉴,2016(2):34-35.
  [4]朱詠北,王欢欢. 论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维度[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2):93-97.
  [5]刘芬.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本土音乐艺术实践——以西南科技大学羌族音乐文化艺术实践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5):91-94.
  [6]柳飞. 地方高校参与本土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33(6):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