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营销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粮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绝大份额。对于某些民营企业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且逐渐进入粮食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但与国有企业展开正面竞争时,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从这一角度来看,需要对粮食市场的营销模式进行重新评估,创新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秀策略,促进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粮食市场;营销模式;市场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0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粮油企业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企业与经济社会间存在紧密联系,粮油市场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如果单纯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显然会阻碍自身发展。需要基于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竞争战略,稳定行业趋势。
1 粮食市场的营销环境
1.1 经济环境
从经济环境来看,外部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显著转变,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我国的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宏观经济问题成为当前粮食市场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的经济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体中处于前列,但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机构改革也在全面推行,一系列政策的出现都体现着我国对民生改革的决心。在对外方面也积极采取开放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提出,改善了我国外部政策环境,也让我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关系。综合来看,在一个平稳增长的经济阶段,需要对粮食市场保持足够的信心,始终让行业发展走在持续健康的目标之上[1]。
1.2 政策环境
从具体政策来看,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粮食作物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政策方面会有相关产业的积极鼓励措施,粮食市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也会有巨大的机遇。从整体的经济形势来看,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场的进步,也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2004年以来,我国不断改进粮食收购政策,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基于粮食产业进行了规划管理。部分企业为了适应国家政策的转变需要寻找自身的发展战略,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更好地维持自身的发展。
1.3 社会环境
目前,粮食不仅具备实用价值,还逐渐上升为一种传统饮食文化,无论是水稻、小麦还是玉米,都已经走在绿色有机化的道路之上。因此,从整体的社会环境来看,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仍不可或缺,证明粮食市场的发展前景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便其他产业会因为经济危机等因素受到不利影响,对于粮食产业来说,其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产业。
1.4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特指粮食产业的技术发展,其中包括技术研发、设备使用等。作为我国发展前景良好的粮食产业,需要更加关注技术环境,了解是否有技术提高的可能性与粮食流通体系的完整性。粮食的生产和销售不需要过高的技术,需要技术支持的是粮食的加工储存,要加大对该方面的投资,获取稳定效益。
2 市场竞争模式分析
2.1 行业竞争趋势
虽然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时间较晚,但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例如我国的大米零售市场已经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大型国际粮食企业,都可以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构建了粮食营销渠道。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周边地区产业也有发展的空间,其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
2.2 新型营销模式的出现
信息时代下,网络营销成为人们主流的消费趋向,创新社交运营也成为粮食市场的主要发展倾向。例如以手机APP软件、网络店铺为载体的新型营销模式,消费者们的广泛青睐,也便于产品的营销和品牌效应的传播。在即时的网络运营体系下,消费者可以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触发二次营销活动的有效传播。
还可以发挥传统渠道的营销作用,将现代科技与文化環境进行有机结合,拓展品牌的影响力,必要时还可以实施多品牌战略。具体来看,产品涵盖了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一些低端市场也有涉猎。完善的品牌体系之下,传统营销渠道的稳定性优势更加突出,保证了其产品销售的价值和方向。粮食市场可以借助这些营销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3 市场发展趋势
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绿色食品行业标准越来越显著,消费者对粮食产品的认知也发生了转变。对于市场而言,除了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之外,还应该明确在劣势环境下的机会策略,例如在市场发展整体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建立销售渠道进行良好的市场推广,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展开产品组合是利益分配的核心内容。对于某些企业来说,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和市场反应,开发适合于市场销售的产品,市场可以从质量、价格等各个方面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
3 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
3.1 市场定位
按照市场类型分类,粮食市场分为批发市场、销售卖场与网络销售渠道。其中销售卖场与网络销售渠道主要面向一般消费者,批发市场主要面向酒店、餐馆等。需要根据消费能力、消费阶层做好相应的市场定位,包括与收入标准之间的分析,编制对应的市场发展模式,以市场策略为基础,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习惯[3]。无论是什么行业,品牌效应的作用显而易见,对于粮食产业来说,大部分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市场知名度来看,处于相对优势的环境当中,这些企业需要确定市场营销的实际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价格方面并不会过分看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可以为粮食市场营销提供合理的利润。 3.2 产品策略
从产品策略的角度来看,粮食企业在产品组合的过程中,会根据各阶段消费群体的不同特征设置系列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在采购相关粮食产品时,会先考虑品质,再关注价格。粮食的市场营销也应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地对销售价格展开调整,在不影响产品和服務成本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未来的粮食市场营销模式中,品牌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的市场竞争必将演变为品牌竞争。对于粮食企业来说,除了增加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之外,还可以在产品包装、产品设计与产品理念上进行调整,结合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消费趋势,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激发购买欲望,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3 价格管理
市场营销始终离不开价格管理,消费者在购买同类产品的过程当中,除去质量因素之外,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影响消费欲望的重要因素。在同类型、同层次的商品中,消费者会以价格的高低来划分商品的档次,这种心理趋向可以成为市场营销模式和市场模式发展的主要参考依据,在合理的前提下确定高档产品的形象,吸引特定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例如某些粮食产品,在价格上比较“亲民”,但是在高端消费市场中,较低的价格会产生一些反作用[4]。对于高端市场的消费者而言,其并不是非常在意产品的价格,而是更在意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环境中可以合理提升这一部分产品的价格,确定自身产品的形象与包装,在某些程度上会提升固定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对商品的有效销售。
例如典型的数量折扣定价策略,在购买量越大的前提下,享受折扣的幅度也会随之提升,这种营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消费者多消费,一般具有一次性折扣与累计折扣两种方式。一次性折扣是指某些产品达到额度之后,向消费者提供折扣优惠;累计折扣是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总量给予折扣。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产品营销目标,也不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受到损失,“薄利多销”正是折扣定价策略的体现。在采取折扣策略时,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明确合理的折扣标准与比例,当折扣过高时,利润会下降;当折扣过低时,消费者获得的优惠幅度较小,会影响其购买欲。相关企业需要确定销售目标与普遍认可的竞争手段,在市场中确定行业标准,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
3.4 推广策略
市场调节作用中市场推广是重点,可以按照多种促销方式建立企业品牌和产品效应,或者与经销商积极配合,展开不同类型的品牌推广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管理部门应该与经销商进行沟通协调,提供合理的支持与培训方案,明确消费者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广告策略是一种典型的手段[5-8]。大范围进行广告宣传,可以准确把握合理的宣传时机,形成广告宣传效应,树立市场的良好形象。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在不同的门户网站中进行产品宣传[9-10]。
4 结 论
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是未来粮食产业的发展趋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粮食企业还是市场,都应该意识到大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变化,明确内部资源配置方案。对于市场而言,应该明确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调节作用;对于粮食企业而言,其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想保持自身优势,应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竞争策略,维护粮食市场的安全稳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促进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阳.乡愁经济视域下乡镇企业的产品营销策略——以河南省洛宁县F公司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7(1):60-66.
[2]杨力君,闫京荣,刘鹏.创新“放心粮油”经营模式 实现非盐业务发展新突破[J].中国盐业,2014(4):46-51.
[3]杨明君.关于构建四川省南充市现代粮油物流体系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0(4):7-10.
[4]鲍建安,殷久勇,吴海佳,等.农发行粮油产业化和加工信贷业务发展形势与对策探讨[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0(5):15-18.
[5]高京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粮油食品企业的发展契机[J].科技智囊,2010(1):20-21.
[6]胡美姝,王晓华.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28-31.
[7]朱坤林,高江涛.粮食安全框架下粮食贸易与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26-28.
[8]洪涛.粮食市场营销模式与市场模式创新[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2):9-13.
[9]张全艮.浅析粮食企业营销管理[J].粮食问题研究,1999(6):22-23.
[10]徐大军,田利民.中国粮食经营的市场营销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1998(S1):92-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