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110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55例)和护理组(55例)同时治疗,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心理特点针对式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5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对策,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心血管危重症;心理特点;护理;满意度;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进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都属于心内科重症疾病,此类病情有发病快、病情严重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一直高居首位,此类疾病病因多由气候变化、个人情绪不稳定、受到精神刺激等产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住院病程长,容易反复住院[1],所以在正常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只注重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基础护理,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特点,导致病情反反复复,也会影响病情预后。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人道主义的护理模式,能够消除患者的精神焦虑,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临床治疗效果。本次将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資料
  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110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55例)和护理组(55例)同时治疗。护理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9.5±2.4)岁;常规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461.2±1.6)岁;两组患者均已被确诊为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
  1.2方法
  对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同时进行正常药物治疗,针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普通护理模式,即:①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正常药物治疗的服用方法以及进行手术的注意事项;②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并进行记录存档;③在患者有需要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主治医生及家属,做到不拖延患者的病情。
  针对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具体做法有:①在患者办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陪同患者及家属进行各种手续的进行,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医院的环境进行了解[2];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可以对病房内进行稍微的装饰点缀,来满足老年患者对于家的留恋及挂念;③护理人员适应的对老年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日常活动进行调整,对患者的家庭状况等详细了解,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建立一个简易“急救包”,保证在患者病情发生状况,主治医生又在诊断其它病人时,第一时间能够应急的措施。
  1.3指标观察
  在心血官危重症患者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症状,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调查可按照本院自有调查表进行评分对比:85分及以上,标为非常满意;65-85分之间,标为满意;65分及以下,表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单位进行表示,组间采用x2值检验差异性;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同时治疗三个月后,针对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护理组患者的针对心理特点进行的护理模式满意度(94.55%)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普通的护理模式满意度(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 讨论
  近年来,老年患者的患病率一直在逐步提升。我们除了要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多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在老年患者进行住院时对其进行呵护备至的护理[3]。心血管危重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普通的心管疾病按照医嘱进行住院治疗即可,但是一旦心血管疾病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耽误病情,就会有生命危险。本次观察研究通过对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同时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法,表示常规组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普通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共同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针对心理特点进行的护理模式满意度(94.55%)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普通的护理模式满意度(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患者住院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患者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希望,及时改善患者的心里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4],说明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模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燚, 张红梅, 冯长乐.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1):169-172.
  [2]蒋云芬, 陈彩翠, 张晓萍.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 2018, 35(09):55-57.
  [3]任红英.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01):32-34.
  [4]巩晓红. 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4):297-2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5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