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考记叙文复习中的范例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中考复习阶段,运用范例教学,以教材为纲,立足教材,让学生透过这些典型范例,掌握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考记叙文的复习方法、四种记叙文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考;记叙文复习;范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合理利用教材,理清记叙文要素与考点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美并且研究价值较大的记叙类的文章。尽管中考考查的重点并非以教材為主,但是语文教材都应是教师、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的重点。所以在中考记叙文复习过程中,我们既要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特征,也需要学会课内到课外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记叙文的阅读能力。
  (一)记叙文的概念、要素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要素主要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部分组成。
  (二)记叙文常见的考点
  记叙文是以叙事为重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考点有概括事件、找出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的中心等。叙事往往离不开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常见的考点也会有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提取文章的要点等。记叙文中的描写也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围绕描写这一环节,常见的考点有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鉴赏修辞句的表达效果、分析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的作用等。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深入理解议论与抒情部分,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作者对事件、事物的态度。常见的考点有对文中主要人物的评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启示等。
  明确了考点,为复习指明来了方向和道路,以便后续复习工作的展开。当然,中考记叙文复习不能忽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记叙文起到了很好的范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以教材为范例复习巩固,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范例教学”是由马丁·瓦·根舍因提出的,他从批判传统的系统教育论出发,主张立足于抓住教学与训练、问题解决学习和系统学习、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观点,设想了“范例”概念的意义与实施方式。他创建的“范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克服教材内容的烦琐庞杂,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据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透过这些范例,掌握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使儿童把学习科学本质(价值)与生活态度、科学的系统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在进行中考记叙文的复习过程中,教材中有针对性的记叙文篇章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记叙文篇章,可以选取本市中考试题、模拟题,辅以其他地区的中考试题、模拟题。同时,我们应当有计划性地展开复习工作,要展开小说型、散文型专项集中练习。在中考记叙文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在复习典型的示例,在练习中提高解题能力才是重点,并非提高做题量是重点。答题能力、阅读能力才是重中之重。那么,怎样阅读记叙文呢?其实就是锻炼四种能力——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我将在下文中围绕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对中考记叙文复习进行探讨。
  (一)整体感知范例教学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记叙文应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遵循规律对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做题前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等关键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个人加工。
  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可以以题目为突破口,也可以以首尾段为突破。以下是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示例1  在莫怀戚的《散步》复习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从情节或内容入手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我会随机选取两个同学要求他们对文章进行概括,然后再对比他们所说的答案,引导学生在概括这一类题型掌握简洁概括的技巧。
  示例2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复习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突破口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我会向学生发问于勒的情感变化如何,请简要概括。我会让他们对下文中的横线部分填空。在实际教学中,我的学生在第二处有异议,有的说遇好,有的说赞好,我会引导他们从文章具体情节入手,协助他们获得准确的答案。
  “范例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的教学与学习。它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所以,锻炼学生整体感知能力,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掌握方法,对常见题型可以灵活应对,并且作答时不要放过细节。
  (二)提取信息范例教学
  提取信息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阅读区域内,根据题目的要求,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提炼、筛选和归纳的能力。
  示例1  莫怀戚《散步》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这一段文本内容众多,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此段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会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提问,他们一家人散步时产生的矛盾是什么,并引导他们选好阅读区域,采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解题。这样的方法在课外文章中也是简单易行的。
  (三)形成解释范例教学
  形成解释是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对词、句进行赏析,或抓住文章的语言环境对词、句进行赏析,或抓住文章的某个部分进行赏析。在对文章进行赏析时,不仅要注重词句后面的感情色彩,还要注重其所应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等。此外,词、句在文章、段落中往往也有结构方面的作用,所以也需要特别注意。
  示例1  鲁迅《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我会利用本段培养学生词句的赏析能力。并要求他们说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如形容词、叠词等等,让他们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段文字,如夸张、比喻等。这样类型的题目,在课外的文本阅读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示例2  莫怀戚《散步》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很难理解的一句话,我在带着学生复习的时候,会让学生从关键词入手,比如“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表层含义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整个世界”这个词是值得反复揣摩的,结合文本,从一个小家庭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去谈,学生是可以做到切合文意、见解深刻的。
  (四)作出评价范例教学
  要求学生要有质疑精神,既要对文章答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准确的分析,又要对文章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相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文件表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要在其中收获人生启示,要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文章作出评价,要能够切身融入文章,体会文章中的各个鲜活人物形象与特定情景。所以,在中考记叙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杜绝诸如“人云亦云”类的恶习,要引导学生在记叙文阅读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个性。
  示例1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复习过程中,我会向学生提问他们对菲利普夫妇的看法。有的同学会结合具体情节,提出父母是自私、冷酷、无情、六亲不认、虚荣、虚伪、金钱至上的观点。这时候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父母的不同点。有的学生会说母亲更有主见、更泼辣、更无情。这时候我会将二人的回答相结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抓文中关键词句等来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将范例教学运用在中考记叙文复习的情况,总复习不能脱离教材,不纯粹追求题海战术,应以教材为纲,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教会学生阅读记叙文的方法,锻炼记叙文阅读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