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宣城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宣城市2018年水稻生产情况、种植结构、生产主体、稻米加工与商标、产业扶贫等基本情况的系统调研,分析了该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优质稻米;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3-0063-02
  水稻是宣城市主要口粮作物,日常食用大米以籼米为主、粳米为辅。发展优质食用稻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1],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文献、专家咨询、与经营主体交流等方式,分析了宣城市2018年优质食用稻米产销、品牌等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扶贫情况,并提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稻谷在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据统计,2018年宣城市稻谷播种面积16.23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5.1%;主要产区中宣州区占38.3%、广德县占18.4%、郎溪县占18.3%。总产104.4万t,占粮食总产的80.4%;单产6.44t/hm2,较粮食单产增加0.43t/hm2。其中宣州区占38.3%、广德县占18.4%、郎溪县占18.3%。
  1.2 稻谷种植以一季稻为主 2018年宣城市早稻播种面积1.01万hm2,占稻谷6.2%,主要产区为宣州区(占93.4%);总产6.6万t,占稻谷6.3%;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13.23万hm2,占稻谷81.5%,主要产区宣州区(占27.9%)、广德县(占22.6%)、郎溪县(占21.8%);总产85.4万t,占稻谷81.7%;双季晚稻播种面积1.95万hm2,占稻谷12.3%,主要产区宣州区(占78.6%);总产13.3万t,占稻谷11.9%。
  1.3 稻谷品质有提升空间 据调查统计,2018年宣城市籼、粳稻面积比例为4∶1。籼稻主要产区为宣州区、广德县、郎溪县。其中早籼稻主要为常规稻品种,受品种和高温影响,米质很难达优质米标准,但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适宜作炒饭或者加工原料。中、晚籼稻主要为杂交稻品种,其优质品种较多,且灌浆期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是优质米的主要原料。粳稻主要产区为宣州区,以一季晚粳稻为主,大都为常规粳稻品种,优质品种也较多。如宣城市一季稻和双季晚稻均使用优质稻品种,则优质原粮总产可达98万t。另据农业部门统计,2018年宣城市有14个主体的20个产品获无公害食品认证,年产量3.75万t;有15个主体的2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年产量8.8万t;有8个主体的15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年产量1703t。
  1.4 稻谷规模生产主体数量稳定 据调查统计,从事水稻种植、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个(国家级5个、省级7个、市级28个),示范家庭农场207个(省级42个、市级165个)。对宣城市工商在册的3574个合作社、7624个家庭农场进行“企业名称”筛选,合作社名称含“稻”的212个,同比增15个;“粮”71个,同比增27个;家庭农场名称含“稻”的1023个,同比增280个;“粮”305个,同比增20个。部门统计2018年宣城市种粮大户3555户(同比减53户),总经营面积4.03万hm2。其中规模“3.33~6.60hm2”的1222户(占34.4%),户均4.60hm2;“6.67~19.93hm2”的1927户(占54.2%),户均10.73hm2;“20.00~33.27hm2”的277户(占7.8%),户均25.27hm2;“33.33~66.60hm2”的103户(占2.9%),户均42.73hm2;“66.67~133.27hm2”的22户(占0.6%),户均89.33hm2。“133.33~333.27hm2”的4户(占0.1%),户均164.20hm2。规模生产主体的发展,有利于稳定、提高同批次稻谷的产量和质量。另据广德绿优农产品种植家庭农场主反映,其2018年水稻生产效益一般,代烘干服务略有收益,农场运营存在资金周转难、地租和农资成本较高、人工效率低、田间肥料运输难、秸秆打捆机具不足等方面问题。
  1.5 稻米营销与注册商标初见成效 调查统计,宣城市从事稻米加工、收购、销售的龙头企业有42个。经查询中国商标网,相关大米注册商标43个,公示1个。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是优质稻米市场营销做大做强的有效保障。对年产量较高、已注册商标的14个大米企业产销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原料主要来源于本地收购或自产稻谷,以10kg小包装为主,销售价格一般为3.8~4.5元/kg。与问卷调查对象首选价格4~10元/kg(75.44%对象选)、包装规格10kg(56.14%对象选)相当。通过与安徽德泽米业有限公司、广德县润泽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广德县中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代表交流,发现为稳定大米的质量和供应量,采用“种业+生产主体+烘干中心+米业”、“订单生产”等合作模式,如提供优质稻种“晶两优534”、订单生产包收购或加价5%,经烘干、仓储再分批次销售,可保证稻谷品种、稳定粮源和价格;销售方式主要有外调江浙市场、本地批发、直送终端(学校、工厂、饭店)、配送周边城乡超市等;主要存在收购资金和仓储压力大、贷款融资要求较高、大米口感难稳定等问题。
  1.6 优质稻米标准对产业的影响力增加 目前优质稻谷评价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和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13)。优质大米评价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大米》(GB/T 1354-2018)、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粳米》(NY/T 594-2013)和《食用籼米》(NY/T 595-2013),标准的统一和更新有利于优质食用稻米评价。对于稻谷新品种品质改良和应用、栽培技术集成、加工机具和工艺更新等方面都有积极促进作用。如《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修改了質量要求中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异品种率、黄粒米含量,进而要求优质稻谷新品种选育上需注重相关指标改良。同时由于“不完善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等)含量对出糙率影响较大,“谷外糙米含量”因机械收割和环境影响易超标,“异品种率”易受混杂、“杂草稻”等因素影响,也要求生产中注重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措施应用,以规避各项不良因素的影响。杂质、黄粒米和互混率等指标也要求稻米加工上注重分级、色选。另外生产主体一般参考优质稻谷标准,常注重出糙率、碎米和垩白度;加工主体一般参考优质大米标准,常注重碎米、垩白度和品尝评分值。而普通消费者一般较注重垩白度(外观有利于选购)、米饭适口性(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对米饭适口性要求不同)。   2 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原粮质量稳定性一般 首先,水稻品种偏多、优质品种生产规模偏小,年度间产量不稳定。宣城市自产优质稻谷主要为一季稻、双季晚稻类型。据部门统计数据分析,2018年宣城市中、晚稻应用品种194个,其中面积666.7hm2以上品种55个,且区域分布明显;杂交稻品种166个,虽然大都米质较优,但由于不能自留种,受种业公司供种能力影响,年度间品种应用差异较大。其次,稻谷品质易受灾害影响。如异常高温导致结实率下降、垩白增加,连阴雨易导致穗发芽,均影响稻谷产量和品质。另外,稻曲病等病害对稻谷品质影响较大。再次,规模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由于水稻生产季节性强,插秧、施肥、收获时间较集中,规模生产受人工、烘干仓储等因素影响,存在管理粗放、单产不高、稻谷干燥处理难等影响稻谷质量问题。最后,粮库稻谷存储不分级或不分类,也易导致大米质量参差不齐、对品牌经营影响较大。
  2.2 稻米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小 调查发现,普通消费者对宣城本地稻米品牌知晓度不高,市区大型超市里本地品牌稻米较少。一方面与企业市场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品牌稻米的商品量、市场影响力偏小。总体上,宣城市优质稻米企业受资金、设施设备、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因素影响,在加工、营销上竞争力不够强。部分企业大米商标注册或使用存在不规范现象。
  2.3 优质稻米产业扶贫成效不高 目前,普通稻谷生产已不作为扶贫产业。优质稻米产业扶贫项目主要有“虾田稻”、再生稻、有机稻等以支付农田租金、雇工工资、订单生产等方式为主。据问卷调查,认为宣城市优质稻米产业扶贫成效“一般”占51.75%、“好”占39.47%。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 依托新划定的12.8万hm2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提升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和耕地的质量。在提高“广德县优质专用粮食(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成效基础上,推进主产区的优质水稻基地发展,力争省级优质专用粮食示范基地认定。试点开展优质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扩大优质常规稻应用面积,稳定优质常规稻种年度供应。
  3.2 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 通过发布和宣传优质主导品种,控制区域稻谷品种数量。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品种准入标准,对品质、抗性等主要性状提出要求。筛选推荐优质品种,引导农民选用。通过订单生产、稻谷补贴等扩大单一品种、系列类似品种的生产规模。同时集成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提高耕地质量基础上,通过集成应用绿色农药、新型肥料,开展优质稻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3.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通过财政资金补贴,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扶持产业化联合体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建设区域烘干和存储中心,促进优质稻谷分类、分等级储藏;扶持加工企业做强稻米品牌,提高优质食用稻收购、储藏和加工能力;推進“南漪湖”等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争“广德大米”、“宣城大米”等申请成为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参考文献:
  [1]唐小马,曹新国,万才琴,等.宣城市水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60-61,86.
  (责编:杨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