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八手联弹《邀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邀舞》是德国作曲家韦伯(1786—1826)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整首乐曲技巧华丽,形象鲜明。钢琴曲《邀舞》是作曲家韦伯最有名气的作品之一,《邀舞》这部作品无论从风格、和声曲式、演奏技巧以及双钢琴演奏形式都很适合音乐会演奏,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择、分配适合自己的声部,大家经过默契配合并且在音乐会完整的演奏本首乐曲。首先,对曲目、合作者做出了细致的挑选;其次,对乐曲的轮指,表情的处理以及强弱对比的表现,演奏搭档的配合,默契程度的问题解决。在演出前做了周密的安排,包括舞台设计,剧务安排,服装等策划,保证节目的流畅性与完整性;接着对作品的难点与重点做了细致的分析,对于难点、重点先罗列出来,把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内容、要点由指导老师讲解、示范等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得到解决;最后,分析总结演出前与演出后的得与失,并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次实践表演,把积累下的好的经验与方法总结出来,为自己今后表演的道路上吸取了更多的经验教训,让我能够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自己。
  【关键词】邀舞;双钢琴;演奏风格;演奏技巧;感受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的曲式分析
  (一)作品的曲式分析
  这首乐曲是一首复三曲式结构的钢琴曲,以降D大调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回旋性。全曲共420小节。该作品的引子部分为1-35小节,表现青年男子邀请女子跳舞,两人之间的对话,当邀请成功后两人走入舞会的舞池中。
  第一部分A共59小节是复三部曲式,也就是ABA’的形式。A(36-60)这部分是一个无再现的单二结构。分为a、b两个乐句。a主题热情奔放,b主题非常优雅;a部分有八小节,b部分有十六小节各自反复一次。B(61-97)这部分是一个有再现的单二结构,分为c、d两个乐句。c主题轻盈流畅,d是音阶型由低处向高处演奏显得很雄壮。在第80小节开始再现c部分主题。A’在第90小节出现,是一个缩减式首部再现,只再现了a乐句。
  B部分具有一定的回旋性,分为C、D两大乐段。C(98-201)这部分是一个单三结构,调性没有变化,在降D大调上。该部分划分为e、f、e。e主题是在比较弱的力度上开始,给人一种舒缓感觉;f的力度变得更加的轻,在第168小节回到e主题。D(202-302)这部分也是单三结构,主题素材来自a,划分为f、g、f。f主题是整个舞会中舞蹈最华丽的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部分,力度比较强。g主题显得气氛比较热烈,紧接着音乐转回到降D大调上,在第218小节完全再现f乐句。从第226小节到258小节作品做了一个33小节的连接,然后转到C大调上,紧接着做了一个40小节的连接B部分结束。
  A部分是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ABA’。A(303-326)同作品开头一样是无再现的单二结构。B(327-360)部分是缩减式再现结构,只剩下c主题,并且将c乐句增加了一倍。然后有做了一个22(361-382)小节的连接,再次进入A’乐段再现。最后的A’(383-410)乐段被增加到了26个小节,这是全曲的最后一部分,力度保持较强,舞蹈在辉煌的气氛中结束。尾声(411-420)最后十小节,舞会结束后青年男女相互感谢并散场退去。
  《邀舞》是3/4拍子的,由引子和四大华尔兹圓舞曲乐段和尾声三部分组成。首先,乐曲开始为引子音乐,要以中速演奏,这部分节奏比较自由,需要四个人经常配合练习,综合四个人的表现力;紧接着进入的主题部分,也就是乐曲的第二段,它是整部作品的核心,篇幅最长,要生动地表现出青年男女舞步的丰富多姿,由于这一部分节奏较快,所以演奏这一部分时四个人的速度一定要提高到同一节奏上,这也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尾声又出现引子中的音乐,应放慢速度用中速演奏。
  二、排练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
  (一)四个人对作品节奏的处理
  首先,该作品的引子部分节奏比较自由,所以音一定要清晰无误的演奏;其次,“二对三”节奏如何平稳融合在一起也是难点之一,这些都问题都需要通过节拍器训练来解决它们。
  在单独练习之后,就是四人在节拍器打节奏的情况下,进行重奏的配合演奏。接下来就是没有节拍器的演奏练习,这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首先将两架钢琴分开练习,分别跟着自己搭档寻找默契,通过多次练习来解决;其次,跟随着谱子的表情进行大概的视唱演奏;再次,与另一架钢琴配合练习,由慢渐快;最后,四个人跟着节拍器练习,达到作品的要求。这首作品多次出现两架钢琴的交替性演奏,这就需要两架琴的配合,通过对音色的控制将作品的舞会场景更好地表现出来。
  (二)技巧难点
  1.四个人对音色的融合
  首先,每一架琴都有音色上的差别;其次,个人演奏时的力度不同也会影响音色不同;最后,琴房练习和音乐厅的练习在空间上的变化,也会有音色上的变化。对于这些问题通过老师的指导、与搭档的反复练习以及协商,音色得到最佳协调的表现。
  2.结束部分的整齐
  尾处的整齐是一个重难点,怎样在结尾一起落音能让听众没有凌乱的感觉是很难做到的。在平常的练习中结尾就是一个重难点,在这首作品中在结束前有提速的演奏,通过大家的默契配合和老师的指导,得到了解决,通过大家的努力,再加平时的默契度,使得这首音乐有了很好地收尾。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从选曲到单独练习,从单独与搭档练习到四人配合练习,付出了很多。在我看来一切都很值得,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精心的准备,从这台晚会中,吸取了老师很多意见和建议,学习到许多原来很多不懂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对自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让自己用这几年的专业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演出。与我的搭档合作也体现了协作的重要性,没有搭档的协力配合,也不会有好的乐曲演奏,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发现四个人的合作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四人的排练需要相互磨合,相互了解,才能有很好地演奏效果。这些都是大学积攒的宝贵财富,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音乐会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例如:在演出当中,没有像平时练习时那样,整个演出没有压住节奏使得演出有些赶拍的感觉。还有最后的加速,没有做到最好的收尾,这些都需要总结,并且需要及时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和欠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排练中更加认真对待。这些都提醒我,要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八手联弹《邀舞》这首作品,是对演奏者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难点,重点、演奏技巧的处理,感情的演绎,乐曲的表达等都是建立在钢琴的良好基本功之上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演奏作品。同时这部作品也是培养多人合奏协作能力机会,经过这次毕业音乐会,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很好的借鉴,能够不断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舞台的驾驭能力,对我今后的人生中具有指导和推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耿.双钢琴八手联弹名曲集(1、2)[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克拉伦斯·格·汉密尔顿.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4]杨民望.新编世界名曲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赵晓生.双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6]杨拯.钢琴踏板机械与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1 (3):15-16.
  作者简介:陕燕林(1992—),女,汉族,山西临汾,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