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现代很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幼儿时期,孩子对其他东西模仿力强,学习速度也比较快,对于培养幼儿兴趣爱好非常有帮助,让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前班教师工作任务重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幼儿,让幼儿可以独立思考,教导幼儿遵守课堂纪律,用小游戏方法带动幼儿学习。教师在学校教,只起到部分作用,家长也要在生活中督促幼儿,实行家園共育模式。
关键词:幼儿教学;新时代背景;家园共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002-01
现代很多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对幼儿成长完全不管不顾,家长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对学习爱好。教师在学校期间,由于幼儿年级比较小,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注意自己教学方式,对待幼儿犯错误要耐心讲解。由于幼儿对学习是完全没有概念,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对于课堂怎么去学习,引导幼儿遵守课堂纪律。教师也要创新课堂授课方式,在课堂上让幼儿能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培养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家长也要在幼儿生活中积极规范幼儿,以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1.基于教师和家长合作,构建家园共育模式
针对于小班年段幼儿来讲,他们刚刚脱离家里娇生惯养环境来到学校,对于学习和课堂纪律是完全没有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先给幼儿树立起观念,让幼儿能够对班级上课有概念,让幼儿怎么去遵守课堂纪律,让幼儿怎么去学习,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幼儿年龄较小,在课堂上可能还会不适应课堂环境,在课堂上会出现哭闹情况,教师要耐心给幼儿疏导心情,在课堂上带着幼儿一起玩,让每个幼儿都融入课堂中,引导幼儿培养正确的好习惯。教师在课下给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在幼儿家中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例如,每到小班刚开课,由于幼儿刚从家里来到学校有些不习惯,便会在学校里大哭大闹,教师在这期间就要耐心安慰幼儿,用温和语言疏导幼儿。教师在学校可以先带着幼儿做小游戏,这样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就可以拉进幼儿之间亲切感。随着幼儿在学校熟悉,教师就要教幼儿一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教师在之前就要先给幼儿定好课堂规矩,这样幼儿在课堂上就会有规矩。教师在课下给幼儿布置任务,教师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课下积极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家长在课下督促幼儿,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幼儿好习惯养成要靠长期努力坚持,幼儿期间是没有自律,所以教师在学校要严格规范幼儿行为,让幼儿做好要求,在家中,家长也要规范幼儿行为,共同培养幼儿。
2.基于游戏推进活动,构建家园共育模式
在中班幼儿来讲,幼儿已经在学校生活过一段期间,对于学校模式已经适应。教师不仅仅是带着幼儿去玩耍,还要对幼儿进行授课,教幼儿去学习一些简单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小游戏模式帮助幼儿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幼儿在轻松环境下学习。教师在课下给幼儿布置学习任务,让家长能够督促幼儿学习,和幼儿一起学习,促进亲子关系。例如,教师在中班给幼儿讲解汉语字母,由于幼儿学习起来可能会缺乏兴趣,教师就先教幼儿怎么发音和怎么去写字母,在幼儿已经熟练汉语字母以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进行小游戏,让每名幼儿都比做一个字母,教师提到哪个字母,哪个幼儿就站起来,这样幼儿就可以提高字母加深记忆。教师在下课期间对幼儿布置任务,和家长沟通,家长在家督促幼儿对字母记和写。这样教师在学校教孩子东西,在家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就大大促进幼儿对于学习能力培养,家长也要多点耐心,多花时间陪孩子。对于幼儿在课堂上听课肯定是枯燥无味,教师要尽量开创一些新型授课方式,在课堂上通过游戏行为帮助幼儿学习,家长在课下对幼儿学习知识及时进行复习。
3.基于学习品质培养,构建家园共育模式
针对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学习和学前教育是完全不同,教师就更应该对幼儿更加严格要求,不仅让幼儿养成好习惯,让幼儿知道怎么去学习,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品质。教师和父母也要更加努力,教师在幼儿约束幼儿,家长在家中也要规范幼儿,共同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在现代幼儿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非常重视的。幼儿在此期间学习能力较强,模仿力也比较强。所以在此阶段帮助幼儿学习是非常快,也是在此阶段让幼儿对好习惯养成。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素养,教师在学校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给幼儿足够的耐心,对幼儿犯错误时要耐心给予纠正。教师也要积极和幼儿家长沟通,反馈幼儿在学校情况,教师也要让家长积极督促幼儿在生活中表现,一起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把家园共育模式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斯日古楞高娃。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18):74
[2]裴小红。新时期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2):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3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