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与问》是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情感态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与问;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107-02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执行方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把握要点,尽可能预测课堂活动的走向,提前设计应对多种教学情况,确保课堂教学高效与有序。
  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以《学与问》为设计范例,浅谈如何抓住设计要点。
  一、教学要求与重点难点设计
  (一)教学要求设计
  教学要求设计也就是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宏观性指示目标,从框架上确定课堂的学习目标。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目标设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简单的“双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到“三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及态度目标)立体目标,再到“多维”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文化传承、审美创新、语文思维等)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更加多样与立体。
  但在传统的教学要求设计中,往往会忽视学生情感与道德培养目标设计,能力的培养只是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多维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为此,在教学要求设计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设计。
  在《学与问》一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多维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主要分为四个教学要求:第一,让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第二,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要重点理解含有生字词语的含义;第三,以教材为主要载体,让学生理解诗句,并能够解释重点字的含义;第四,利用课文开展情感教育,为学生塑造语文核心价值观,通过文章的阅读进一步认识到“学”与“问”的联系,并将文章的内容内化,提高个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具备勤学好问的精神。可以看到,在第一、第二、第三要求的设置中主要是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出发,第四要求的设置主要从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是对教学要求的提炼,将一般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提炼,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掌握的部分。但在此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会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但由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学生重点难点掌握与教师设计不符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采取扩大重点难点覆盖面,预设多个教学设计方案,课堂上临时调整设计方案。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也会利用微课视频鼓励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通过即时通信设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学与问》一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课文掌握“学”与“问”的联系,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授课、总结三个部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点。
  (一)课堂导入设计
  在课堂导入设计环节,讲究的是“引人入胜”“开门见山”,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酝酿学习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往往会用课堂复习取代课堂导入,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进行课堂过渡,降低了语文学习效果。
  另外,课堂导入环节也是学生由课下心理到课上心理切入的一个环节,经过课堂导入的几分钟调整往往可以直接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在《学与问》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什么叫“学问”,学生经过讨论分析给出了“知识”“文化”“学识”等诸多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开观察“学”“问”二字,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询问学生“学”与“问”的关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激发学习欲望。
  (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为文章的结构与内容,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将其分成几个段落与多个环节进行教学。
  在《学与问》一课的教学内容中,由于内容过多,教师可以分为两节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分别从文体介绍、写作方法、阅读文章内容三个方面,采用“粗读—精读—细读”教学框架。
  粗读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第一、第二教学要求,扫清字词障碍,对于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精读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完成了第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重点生词语句。细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析“学”与“问”的关系时,实现自我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三)课堂教学总结
  课堂教学总结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查过程,部分教师在此教学环节设计中会将其取消或仅是一句话进行总结,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总结的作用。
  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总结时,应该预留一部分时间,“查漏”才能“补缺”,教师通过预留一部分时间可以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不足。
  例如,在《学与问》的课堂教学总结设计中,教师应该把握三个方向:基础知识学习、课文重点语句了解、“学”与“问”关系的把握。具体的提问时间所占比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把握,探查学生对于课文重点语句的了解情况,其他内容可以通過课后练习加强或第二节课程进行持续渗透。
  三、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确保教学有效开展的一大工具。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教学方法也仅是教学点缀,并没有起到作用,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如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主题缺乏探讨性,给予学生的时间仅为一分钟,学生并没有在讨论中交换思想或获得更多的知识,讨论仅是起到装饰课堂的作用。
  在《学与问》这一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中,根据课文教学的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导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屏幕展示板书内容,开展重点语句的学习,甚至将课堂教学知识重点与板书制成微课视频,以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小组讨论教学法,主要用于“学”与“问”的关系讨论,如把“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作为讨论的主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与“问”的关系。思维导图教学法,主要是帮助学生以“学”与“问”为关键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发散,最后将其结合,启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构建课堂知识框架。
  但在《学与问》课堂教学设计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状态。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福海.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点滴谈[J].速读(下旬),2019,(2).
  [2]甘丽华.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