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阳县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工作成效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山阳县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概述该制度在山阳县实施15年来取得的成效,针对科技特派员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实施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现状
  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福建南平,2002年科技部在宁夏等西北五省区开展试点,之后在全国推广。2003年,商洛市作为陕西省首批试点市开始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运用利益机制,引导科技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的接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技术支撑作用,释放科技人才的潜力,满足企业科技发展需求。山阳县自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优选6批次科技人才,深入生产一线,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创新、研发新工艺,实施新技术,在推进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累计下派210人次(其中三区人才48人次),服务行业涵盖茶、药、果、蔬、菌、畜及部分初加工产业,受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0多家,受益农户1.5万户,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促进科技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创新农村科技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山阳县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脱贫工作的开展。
  2 工作成效
  2.1 发挥引领作用,实现提质增效
  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科技引领作用,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明确规定,对科技特派员包扶、支持的茶叶、马铃薯、九眼莲、核桃、板栗、生猪等产业,优先给予项目支持,优先推荐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优先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力打造山阳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县上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山阳县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作安排意见》等文件,鼓励激励科技特派员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依托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纽带联结作用,协助相关部门全力打造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认证无公害茶叶、香菇、山阳九眼莲、红薯、生猪、鸡蛋等28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个,登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开展茶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家。为提升产品品牌影響力,促进产品销售,科技特派员带领企业负责人积极参加中国农交会、茶叶博览会、绿博会等,宣传推销农特产品,协助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已形成山阳茶叶、天竺翠峰、山阳核桃、山阳魔芋、金山香菇、山阳九眼莲等30多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2.2 发挥技术优势,悉心开展指导
  为了有针对性开展科技特派员帮扶,山阳县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由企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在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优先选择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中高级技术人才,对口帮扶产业发展。依据双方需求,最终达成一致,优先派驻支持扶贫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由于选派、受援的双向性,科技特派员易于发挥自己的专长,围绕打响“陕南生态黑猪、秦岭山地肉鸡、山阳核桃、山阳茶叶、山阳九眼莲、山阳魔芋、食用菌、土蜂蜜”等山阳农产品“八大件”,按照科技引领,机制创新的思路,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园区建设,注重延长产业链条,强化与加工、旅游三产融合,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特派员进驻16个农业生产基地镇、18个龙头企业,32个专业合作社,协助建立科技创业示范基地68处,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个,市级科技创业示范基地3个。
  2.3 创新特派机制,引导产业脱贫
  科技特派员创新利益联盟运行机制,通过深入基层创业,将新技术、新科技推广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围绕脱贫攻坚,探索建立了“特派员+企业+村委会+贫困户”“特派员+协会+贫困户”等特派员指导扶贫模式,结合产业扶贫、三变改革,引导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由科技特派员手把手培训生产技能,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后优先留在企业务工,加上年底分红,基本可实现脱贫,为产业脱贫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已建立23个产业扶贫基地,有效带动2200多户实现产业脱贫。
  2.4 注重科技引领,突出技术创新
  目前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多项,研发新产品20多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商洛市科学技术奖3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无公害莲菜双膜栽培等一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规范了生产过程,全面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益。指导新建标准化种养殖基地28个,协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2个。指导全县发展中药材8.5万亩,食用菌2300万袋,中华蜂3.6万箱,带动1.5万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2.5 注重项目融资,带动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发挥行业优势,依托科技、发改、农林项目支持,争取中、省、市资金投入300余万元,引入社会资本6000余万元,建立核桃科管实验基地、茶叶绿色产业发展基地、百万袋食用菌创业基地、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丹参药源基地等,资金的注入,扩大了生产规模,引入了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提升了产品品质,逐步形成了茶叶、核桃、九眼莲、食用菌、土蜂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
  3 存在问题
  3.1 管理方式尚不够灵活
  被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大多为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比如有的擅长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因病虫害发生而导致的损失,有的擅长配方施肥,可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增产增收,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灵活的鼓励激励机制,打破地域、行业局限,加强横向联合,充分发挥“握指成拳”合力,发挥科技特派员的聚集效应。   3.2 科技带动仍需进一步强化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科技带动、科技转化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科技项目实施、推动中应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支持与合作,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项目的引领作用。
  3.3 典型示范培育重视不够
  科技特派员作为单位业务骨干,大多数专业知识雄厚、工作经验丰富,在派驻过程中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他们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为当地产业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付出了大量心血。县上应加强典型人才的培育,制定适当的科技特派员倾斜政策,多予表彰奖励,增强科技特派员自信心、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4 建议
  4.1 创新管理模式
  认真落实中、省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既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又要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一是针对企业需求做好与科技特派员的“一对一”衔接,让科技特派员发挥特长,满足企业生产技术指导需求。二是建立横向联合机制,打破科技特派员固有思维模式,开展科技特派员之间的信息互通,由过去的1+1帮扶变为“N+1、1+N”模式,实现各行业特派员之间的技术互补,必要时开展联合攻关,全方位为企业服务。三是落实科技特派员政策,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为企业服务。
  4.2 科技项目带动
  结合科技项目实施,围绕乡村振兴,联合生产企业,带动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培育科技示范典型,通過交流、观摩,带动派驻企业、项目区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增强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对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信心。制定支持政策,实施项目捆绑,优先支持特派员派驻的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全面解决“重理论,轻实践”、推广难的问题,让科技人员真正将论文写在基层、写在大地上。
  4.3 培育派驻典型
  积极培育挖掘科技特派员典型,通过宣传引导,增强科技人员荣誉感。科技的发展,生产的进步,离不开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作为深入生产一线的“排头兵”,在艰苦的环境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破解了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许多难题,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建议采取“表彰一批,带动一片”的方法,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表彰奖励,鼓励激励有技术、有能力、有条件的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解难题,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4.4 强化监督考核
  推行一项制度,离不开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严格管理,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考核,建立人事和工作档案,按照年初拟订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计划,对照承诺服务内容,加强阶段性督促检查,强化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能发挥作用的,实行淘汰制,从严考核,确保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发挥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2] 诸葛毅,王小桐.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
  [3] 董自庭,李俊,姬文宇.商洛市“三品一标”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5(08).
  [4] 肖建中.湖南省洞口县畜牧水产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J].养殖与饲料,2016(01).
  [收稿日期]2019-01-15
  [作者简介]谢桂英(1974—),女,主要从事科技宣传、科技服务和科技人才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董自庭(1974—),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