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课堂教学中的“创”与“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改革经历了这么多年,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取得教学的最大成效,还要教师继续努力探讨。现在很多一线教师仍然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怕这怕那,不敢放手。虽然能完成教学知识目标任务,但学生就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什么都按着老师的套路来做,没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升教学的核心素养,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竞赛、游戏引进课堂
  就数学而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利用实物、学具等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还可以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及故事、竞赛、游戏等学生所喜欢的形式引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趣引入 例如,在进行“元、角、分的认识”教学时,往往都是从现实生活具体情景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超市购物、去游乐场玩等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动手摆一摆1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谁的方法最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分工合作,1人做记录,其余的动手摆。课堂马上热闹起来,1元=5角+5角;1元=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由此导出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为接下来的元角分之间的简单换算打好基础。有了比赛激励、动手操作,学生们很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这样的设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导学 在教学时,如果希望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就必须要让学生对教学的活动充满兴趣;有了学生熟悉的教学材料,以及学生喜欢的教学情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愿意学习,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讲精练、分层练习等,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如学生掌握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之后,组织进行闯关练习;每順利过一关,都能获得不同的能量球;看能量的多少,摘相应的智慧果;大小不一的智慧果上,分别是难易不同的计算题,学生一边摘一边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摘到最大的智慧果。总之,把学生所喜欢的竞赛、游戏引进课堂,即便是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学生也学得兴致勃勃,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发挥主体作用,被动变主动
  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还要加上一句,每个指头都有它的特长和用途。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十个手指的个性差异,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保护好他们各自的特长,发挥好他们的用途,力争他们的特长和用途有新的发展与进步。例如,接上面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之后,在元、角、分的换算教学活动中,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欢乐的购物广场,让学生用学具人民币去换购自己所喜欢的文具、小玩具等礼物。在这个欢乐的活动中,近距离接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成功换购喜欢的礼物,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样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慢慢地形成了。又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用圆来设计图案,结果出人意料,学生不但用圆来设计,还把轴对称、旋转、平移等内容融合进去,设计的图案精美无比。
  拓展思维,创造学习
  对于教师,“授渔”比“授鱼”重要,同样,学生“会学”比“学会”更好。怎样才是“会学”呢?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后进行分类梳理,归纳总结交流优化方法,成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自己动手操作,分组讨论,探究验证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笔者准备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的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学生很快就分成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类。接着,笔者又让学生把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学生把平面图形按边数分成了三角形和四边形,又把四边形按是否有平行分成两类。这时,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说:“老师,还可以分。”直到分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梯形一类。然后,笔者让学生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接着,笔者顺势引导,让学生知道梯形的上、下底和梯形的高。这时,有位同学激动地举起手:“老师,梯形还可以分……”就这样,学生认识了直角梯形。整节课,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们不断把图形分类,达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要创设合适情景,才能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让学习充满乐趣,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端城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