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吟诵教学策略的深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熟悉和记忆吟诵调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吟诵方法。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古诗吟诵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条件。古诗吟诵深入探究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学习音韵平仄、吟诵规则和具体吟诵步骤等。吟诵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促,韵字拖音等。
  【关键词】古诗 吟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63-01
  我在《古诗吟诵教学策略的初步探索》一文中介绍了我们对《山行》《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惠崇春江晓景》四首古诗的吟诵教学。小朋友对吟诵有了较为一定的认识和学习。可以看出,我们的古诗吟诵教学内容超过了教参“背诵古诗”的要求,但是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我们吟诵教学的初步尝试对小朋友来说一点都不吃力,反而让他们更加喜欢古诗吟诵,所以我们开始了对吟诵的深入学习。
  一、古诗吟诵教学内容
  我们的古诗吟诵教学以本册教材中的7首古诗为依托,深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后三首古诗:《风》《所见》和《回乡偶书》。
  二、深入探究吟诵教学策略
  我们在学习和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增加了吟诵规则的学习。我们是这样学习的:
  (一)学习古诗
  (1)温故知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准字音。
  (2)勾画生字,记忆生字。
  (3)理解词语,做好笔记。
  (4)理解诗文,读懂古诗。
  (二)区分平仄
  我们先学习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一声是阴平,二声是阳平,三声是上升,四声是去声。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一声和二声是平声,三声和四声是仄声,还有另外一种声调叫入声。我们用“—”表示平声,用“丨”表示仄声,用“!”表示入声。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用这些标记标了前两句的声调,第三四句请小朋友自己尝试。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然后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标出了后两句的声调。我讲评,学生核对并修改。
  孩子们很难自己判断入声字,这就需要老师告诉他们古诗中的哪个字是入声字。
  (三)朗诵古诗
  标好平声仄声之后,我给学生介绍诗文朗诵的基本规则:平长仄短。平仄是手势分别是:手划水平线表示平声,划竖线表示仄声。入声归为仄声,只不过读音很急促,要快速地画出竖线。我请小朋友认真听我朗诵,并看我的手势。接下来请小朋友根据平仄规律自由练习朗诵,配以手势的练习。然后全班一起加上手势朗诵。小朋友掌握得很快,第一次学习就掌握得很好。学习《所见》时,孩子们已经能根据音韵平仄来划出节奏线,并根据节奏线的提示用手做出动作,掌握古诗中每个字读音的长短。
  (四)学习吟诵规则
  朗诵后,我们开始学习音韵特点: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接着我们学习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入声急促,韵字拖音。具体可以细分为:一二声长三四短,读准声调说音不转。入声急促急收藏,韵字拖音音绵长。学生不懂这些理论的意思。于是,我指着黑板上画好的平仄符号和入声字符号,给学生依次讲解。然后,我一遍讲解吟诵规则,一边吟诵古诗,请他们去聆听,思考并体会吟诵的规则。
  (五)熟悉规则,学习吟诵
  学习了吟诵规则之后,很多小朋友已经自己在尝试吟诵了。我就带小朋友开始学习吟诵:
  1.听陈琴老师的吟诵。
  2.我吟诵,学生在下面小声跟着吟诵。
  3.逐句逐句教学(看学生情况,1-2遍)。
  4.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5.全班吟诵。
  6.吟诵小擂台:请几个孩子依次在臺上吟诵,下面的孩子认真听,评选吟诵达人。
  7.小老师教吟诵,逐句逐句教(1遍)。
  8.全班再次一起吟诵。
  (六)总结内容,记忆规则
  课程结束前三分钟,我们再次回顾诗文的声调,平仄线,重点强调吟诵规则。然后吟诵下课诗,下课。
  三、古诗吟诵学习的影响
  (一)吟诵让学科融合成为现实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的家长开放课。最后数学老师用《望庐山瀑布》来结尾。数学老师请孩子们读一读,孩子们一定要让我来为吟诵起个头,然后他们就无比骄傲地连手势带表情,开始了数学课上的古诗吟诵。孩子们吟诵完后,家长震惊了,数学老师满意地笑了,孩子们就更别提多高兴了。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学科之间是可以这么轻松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吟诵让班级充满活力
  每到吟诵课,很多孩子们会提前回家预习,再自己学习吟诵曲调。所以吟诵课当天课间的状态往往是,这边一个吟诵的孩子,那边一个应和的。或者这边一个走调的,那边一个纠正的,好不热闹。还有孩子会学书本以外的古诗吟诵,很是得意。有同学也不甘落后,开始回家自学。
  四、结语
  随着吟诵教学的开展,在我们班,吟诵已经不再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它还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沟通,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可以让学生变得快乐。我深感骄傲的是,我把古诗的这样一种传统朗诵形式带给了小朋友,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吟诵的种子,希望有一天能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简介:
  廖君(1988.6-),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教于成都蒙彼利埃小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