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保险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保险销售对背景、资源和技能都缺乏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困难重重,现代学徒制可以缩短学生的磨合期,提高留存率和销售技能。文章将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出发,探讨保险现代学徒制的培養模式。
  关键词:保险;现代学徒制;模式
  一、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面向保险行业,适应保险营销、客服、培训等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且具有适应金融一般行业从业基本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金融专业理论、掌握保险行业核心职业技能、熟练掌握保险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营销话术操作流程和基本服务礼仪,能持证上岗并具有学习迁移能力,适应其他金融岗位。
  二、培养内容介绍
  就业实习式学徒方式在现有金融类专业培养方式上运行,不需要修订,只需要细化企业学徒一年的课程包和相应的考核体系。在联合招生培养学徒方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如下表所示。
  1.课程体系开发
  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充分运用现场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师傅辅导等多种便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其主干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与对应关系如下。
  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岗位:考证要求,持续发展要求、迁移发展要求—专业课程—典型工作过程、保险业务技能、保险法律法规—专业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与典型任务对接:
  学校—老师→→企业—师傅
  保险概论→→岗位认知
  人身保险→→人身保险产品详解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险种介绍
  保险营销→→保险营销技巧、话术
  2.标准和制度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徒制试点专业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学徒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签订校方、企业、学生协议;加强试点班级和班主任管理与考核,拟定校内管理人员指导、带教师傅职责;确定校企定期会议制度;重点拟定学徒实习管理制度,增强管理效果。
  在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坚持评价“双标准”,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建立“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明确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内容,制定企业“学徒”考核标准。
  学徒制学生既要获得在校期间应该获取的英语和计算机证书,还需要参加保险公司举办的资格证考试或者双方拟定的“学徒”标准的相应岗位等级证书。
  三、拟解决的问题
  (1)校企合作紧密度问题。企业不是公益机构,其参与校企合作必然会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付出,而不能从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得利益,企业将失去校企合作的动力与热情,校企合作不会长久。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一是招工即招生,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企业培养自己的员工,才能真正激发责任感。二是校企共同培养,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各司其职,各专所长。学生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会自觉地期待成为企业的员工,企业也会提供相应的待遇和保障。这就需要校企之间有着深度的融合,有好的合作育人的机制体制和运作平台来支撑,使校企合作纵向发展。
  (2)课程体系重构问题。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高职院校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难题——如何实现“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有机融合。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以系统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但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这虽然强调了“高等性”,却弱化了“职业性”。若是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而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这显然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现代学徒制可真正做到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逻辑起点,针对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了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问题。现行学校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阻碍了工学交替,企业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学校教学任务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实施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在教学管理运行中,学校要做到工学衔接合理,改革现行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以他方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
  (4)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管理问题。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团队中专兼职教师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才能实现培养过程中工学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专职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实践能力。兼职教师,也就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这一角色的主体,要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
  (5)考核模式问题。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对职业规范的理解、把握以及对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独特的优势。以目标考核和发展型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校企双方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规律和特殊性,分析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寻求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成长规划的依据。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把成长成才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激发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朱梅娟.中职校商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2]徐金林.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37-139.
  课题项目:本文系“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2015Z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静(1984—),女,安徽霍邱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