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展开相应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分析了新课改下中小学信息技術的教学方法,希望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现代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基础性能力。当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生所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将其位于语数外政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从性质上说注重将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要实现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展开相应的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观察与实践并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实际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够具体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而学生的操作示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譬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正确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和鼠标的指法;另一方面主要是在计算机软件上的操作规范。譬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Windows操作基础的过程中,需要讲到文件是如何创建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6个重要的步骤:第一,进入到指定位置;第二,在文件中点击新建,然后创建相应的文件夹;第三,转换相应的输入法;第四,将鼠标移至刚刚新建立好的文件夹上,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重命名;第五,输入新建文件夹的名字;第六,最后点击确定即可。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投影仪向学生具体展示以上操作步骤,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实践练习,这种通过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记忆。
二、游戏导学,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关键,这种动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中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在该年龄段,中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无法很好地进入到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去的。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适当地引入游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譬如,在实际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计算机中所涉及的有趣的游戏软件来供学生学习,如计算游戏、拼图游戏、简易加法、赛车等等,这些游戏由于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在玩游戏时可能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把相关指法掌握了,明白了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常用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挡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等等。在游戏中还会设置各种关卡,这会强制性地去迫使学生掌握键盘上一些键的具体运用。如果让学生直接去学习抽象的有关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把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如字母排列、键盘功能背下来,这事实上并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一句话所说,“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电脑游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合理控制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并且选择的游戏也一定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并且这些电脑游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三、任务驱动,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强调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注重技能的培养都应当注意始终围绕着“任务”来完成。具体来说,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教学目标为每节课制定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该原则更多的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方面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譬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具体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作业量。作业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录300字的内容,录入的内容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如四号字体、行距为1.5倍等等;另一个方面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审美自己亲自去设计录入的内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采用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应用游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应用任务驱动学生去学习,去体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丁文胜.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9).
[2]方佳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7(Z4).
[3]沈琳,王旭卿.让云计算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关于中小学开展基于云计算信息技术教育的探讨[J].浙江教育技术,2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