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计算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教师的角度,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别从算理的理解、计算练习的开展、计算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探索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开展,试图总结出具体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方法的技巧性、计算速度的快捷性三大方面。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和支持。基于此,笔者从计算教学活动出发,就教师的角度开展了以下教学探索。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是开展计算教学的前提
(一)科学引导,领悟算理
小学阶段的计算主要面对整数、小数、分数,其算理涵括了这三类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法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条件。算理并不是空洞、抽象的,不能靠机械的背诵去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除法》教学中,在《认识余数》环节,笔者为学生提供13根小棒,并提出问题“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动手搭建中发现:每四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三个,还剩一根,就不能再继续搭下去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拓展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把某些物品平均分配后还有剩余的情况,这就是除法计算里的“余数”,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关于“余数”的算理了。
(二)应用算理,沟通算理与算法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则是依据算理而提炼成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教師应该及时落实算法与算理的联系,这样既能让学生懂得怎样算,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乘、除、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运用乘除、加减的计算方法巩固这些旧知识,通过类比说明,让学生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法则;接着,在课堂练习的环节,笔者通过PPT向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相关的计算练习,并对学生的计算进行评讲、指导,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及时纠错,强化理解
学生记错公式、混乱运算法则而在计算中出现差错是很常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应该制作一本《计算常见错题本》,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剖析,向学生分析每道题目做错的具体原因,让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计算2300÷50×2时,很多学生都这样做:原式=2300÷100=23,显然学生是受“50×2”这个强干扰因素的影响,先入为主地运用了简算的运算法则,忽视了在乘除计算中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可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特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能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二、让学生练习是开展计算教学的核心
(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计算训练时间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开展随堂练习。如果没有课堂练习,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记忆、运算法则的理解肯定是一知半解的,甚至在下课后就忘记了,计算技能的形成更加无从说起。所以,哪怕教学环节的安排再紧凑,在每节计算教学课堂中笔者都会预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
另一方面,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了复习、运用、巩固的学习效果。课后时间相对课堂练习而言,较为宽裕、自由,学生可以尝试“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在计算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优化,让他们摸索出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多样化的计算练习形式
首先,在随堂练习中开展基本练习。在完成计算内容的讲解后,笔者会在课堂上开展课堂练习,这些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的平台,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除法》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出示了这道练习题:用小棒搭三角形,做一做,填一填。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再列式计算结果,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课外作业中布置变式练习。这种练习在题型上相对丰富,包括横式计算、竖式计算、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难度稍高于基础练习题,不再是直观的计算,需要学生灵活、变通地运用算理和算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以《除法》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 )里最大能填几?
4×( )<17 ( )×5<43 ( )×8<38
这种题型的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因为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乘法口诀进行判断,例如“( )×5<43”,通过“五七三十五”“五九四十五”这两个乘法口诀来进行选择,学生通过做这道练习题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再次,在数学社会实践中开展拓展练习。生活是计算教学的源头,算理、算法的掌握不仅仅限于背记、模仿,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因此,笔者以数学第二课堂为载体,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计算知识解答各种数学问题。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细心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并尝试用自身的数学思维去理解。 例如,有一次,班上一位学生兴冲冲地拿着一张某超市的宣传海报来找笔者,她指着海报说:“老师您看,这个牌子的米,正常价格是每袋15千克的卖78元,促销价是每袋15千克的卖96元,另外赠送2千克的一小袋米。78÷15=5.2,正常价格每千克的单价是5.2元;而促销商品,15+2=17,96÷17=5.6,5.6-5.2=0.4,也就是促销价的每千克单价卖得比平时还贵0.4。这明明就是一个陷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着去抢购呢?”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长此以往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开展计算教学的关键
(一)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师板书随意、书写不规范、作业批改不清楚,会直接导致学生错误的书写意识,让学生“有样学样”。教师要以此为戒,严格要求自己板书、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符合规范,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计算习惯
第一,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看错数、写错计算符号是学生最常见的计算失误,为此,笔者强调学生一定要从“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这三方面做好“核对”这个环节,避免出现看错数字、符号之类的低级错误。
第二,认真看题、理解题目。审题是计算必不可少的步骤,正确理解了出题者的意图,进行计算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审题出现差错,计算能力再高也是枉然。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必须审题,分析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而且计算时要在确保计算准确的基础上再追求计算速度。
第三,认真开展计算。首先,笔者提示学生在计算时要保持精力集中,不要慌张,而且要细心;其次,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做到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清楚明了,数与数之间還要有适当的间隔。
计算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目前计算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计算教学中做到时间上讲求速度、数量上讲究密度、形式上和内容上注意灵活新颖,既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秀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傅如龙.对一节计算课教学的思考[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