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湾村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兰彬

  摘 要 三湾村是安徽省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是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精准扶贫帮扶村。淠史杭总局立足水利,扎实推进行业扶贫,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三湾村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研和规划,并逐步实施,打赢三湾村的脱贫攻坚战。基于此,介绍了三湾村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农业水利;用水户协会;三湾村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86
  三湾村是安徽省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地处舒城县阙店乡东部,马鞍山南麓,新阙路穿境而过,距县城25 km。全村面积600 hm2,耕地面积
  188.73 hm2(其中:水田108.73 hm2,旱地80 hm2),山场面积213.33 hm2,辖21个村民组,自然村庄42个,768户,总人口2 579人。
  1 三湾村农田水利发展现状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田水利设施能够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并对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湾村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分田到户以前,以舒庐干渠二级提水泵站灌溉为主要水源,但由于输水线路长,渠道水损较大,且二级泵站提水扬程高达17 m,灌溉成本高,致使二级提水逐步被村内当家塘所取代。目前村内灌溉用水主要靠106口当家塘。农田灌溉渠道全部为土渠,渠道灌木、杂草丛生,渠底淤泥淤积严重,大多淤泥淤积深度都在0.5 m以上,现状渠道大多为自然形成,形状大多较彎曲,断面宽窄不一,水流极端不畅,渠道水流跑冒渗漏严重;灌溉斗、农门均为土口子,放水、封堵全部靠人工填堵;田块破碎零乱,绝大部分是串田灌溉、串田侵排,遇上干旱,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满足灌溉需要,且灌溉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排水沟更是淤积严重,杂树遍渠埂,局部渠段土堤崩塌,年年维修,年年冲毁。灌溉、排水闸大多损坏,急待重建配套。
  2 三湾村农田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用水效率低
  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缺失,无法保障农业生产。三湾村目前的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20世纪80年代所建,受当时人力、财力、物力所限,许多建筑物存在设计不规范、标准要求低、设施未配套、工程质量差等现象。包产到户后,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员维修保养,致使在实际生产中,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损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田蓄水、灌溉、排涝达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三湾村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村里现有的沟塘堰坝渠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几十年运行,工程老化、效益衰减,尤其是当家塘基本没有配套工程,目前50%农田面积不能做到旱涝保收,用水效率低,遇到干旱年份严重缺水,存在灌排渠系“肠梗阻”,形成旱涝灾害发生时“蓄水送不出、来水灌不进、积水排不了”。缺水时易旱,蓄水能力不足,调蓄能力低。一些塘坝沟渠被杂草、垃圾泥土淤积,灌溉季节,“大锅水”滥用,大水串灌、漫灌,一旦连续多日不下雨,就会发生旱情,水事纠纷频频发生。
  2.2 维护资金不足,管理薄弱
  从目前的水利建设情况来看,缺乏比较合理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且目前没有建成一套完整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政府的资金投入少,实际需求量多,致使许多小农水项目因受到资金限制常常搁浅。目前,三湾村农田水利设施的兴建与维护,除政府少量投入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水利设施管理薄弱,运行困难,部分水利工程建好后,对其维护管理亟待加强,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忽视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弱化,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
  2.3 抛荒、撂荒现象严重
  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致使大批村民外出打工。由于农田水利基本灌溉达不到保证,加之三湾村典型的丘陵地貌,田块高洼不平、大小不等,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单门独户的农耕操作生产成本高。随着国家粮食征收价格的下调,挫伤了部分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目前,全村1/3以上的劳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大多为体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许多田地抛荒、撂荒严重。
  3 三湾村农田水利的发展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三湾村农田水利设施现状,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维修管理工作,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彻底摆脱贫困,步入小康。因此针对三湾村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 明确主体、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
  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配套工作中,首先必须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在发挥宏观调控、协调、指挥管理作用时要切实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让群众能够从生产中受益,以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是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情系广大群众的德政工程。建议政府加大投入,重点对村里田间工程灌溉、排水系统进行整治,拓宽疏浚沟渠,扩挖灌溉当家塘,达到灌溉保证率;建筑物配套齐全,沟渠全面防渗硬化,提高灌溉水系数;田间工程沟渠路实行综合治理,做到“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积极整合农田建设相关资金,采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平整,提升土壤肥力、农技推广等综合措施,实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村网建设适宜,科技集成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   3.2 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加强水利工程维修、运行管理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通过群众自愿参加民主方式组织起来的从事农业灌溉和用水管理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是盈利性的群众互助合作用水组织,协会的宗旨是以用水为本,全心全意提供有效的农业供水服务,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和节水高效。协会积极推广水利灌溉、节水新技术,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全心全意提供有效的农业灌排服务,促进农民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和节水高效。协会要制定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贯彻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针对现有水利设施工程出现的老化、破旧损坏等问题,协会应负责组织用水户投入劳动和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维修与保养,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最大效益。为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结合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建议成立“舒城县阙店乡三湾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地点设在村部,拥有全村组蓄水塘坝等灌溉系统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接受县水利局、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着手组建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管理模式。用水户协会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与决策,参与田间工程管理,协会职责是以服务农民用水户为己任,谋求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组织广大用水户建设、管理、维护好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使其效益发挥最大化。协会的任务是建设管理维护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供水效率和效益,为广大用水群众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众收入,发挥繁荣农村经济、农业稳定农民丰收、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3.3 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扩大融资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虽然目前村里有许多劳动力外出务工,但仍然有一部分农村人口及劳力留守务农,他们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建议在政府引导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劳多得”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制度和政府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修水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鉴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資金少,在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投资时,要在加大政府为主体的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吸收、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增强社会各阶层人员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各界爱心人士为水利投资建设作贡献,以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需要努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融资方式,疏通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团体投资水利,鼓励出资人以入股和租赁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组建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打造科普、休闲、生态、旅游、餐饮、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绿色生态示范园。
  4 结语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收益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三湾村要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做好兴建后的维修、运行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凯.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4(26):221.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