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育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与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相应增加。其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工作重点,更是工作难点。如何帮助这些同学解决现实问题、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在坚持传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下,通过渗透“互联网+”理念,开展资、育两方面工作,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现实与思想问题,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提供的月生活费难以支付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其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占多数,由于长期受到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受资助程度、学业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方面,与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有所差别。
  1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问题
  1.1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及资助欠缺精确性
  各高校在落实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校情认定方法。认定程序如下: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者民政局的贫困证明,然后由学生所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和班主任共同根据其平时表现和生活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并由全班学生进行民主评议,确定后再报学生所在学院学生工作部门进行最终评议,最后再确定人选并公示。整个评议过程看似民主,但由于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进而贫困认定标准有差异、相关部们贫困证明开具标准不一以及由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个人性格内向、有意回避等因素,导致民主评定结果以及资助金额欠精确性。
  1.2 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活动参与度低
  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条件的欠缺与生活环境的反差以及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怯懦等消极心态。在点对点或者面对面的传统育人活动中,这些学生往往会逃避参与、消极应对,传统的育人活动无法将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宣泄出来或者是激发起这些“沉默少数”对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3 学业发展上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在学业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主动、努力,但存在部分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在自卑消极状态下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极少,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留级、退学的情况。
  1.4 大学生涯及职业发展上欠缺规划性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目的性较强,但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等的限制,相较于其他学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同时,由于社会资源缺乏、就业信息渠道狭窄、社会实践经验欠缺等因素,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就业的质量与水平上要低于其他同学。
  2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过程中的问题成因
  2.1 社会环境因素
  一方面,由于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现在来到城市求学,生活环境、人际交流方式的变化,使得一些适应性弱的学生无法很好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另一方面,在大学,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考量因素,大学更注重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但对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在农村读书,缺乏音乐、美术的学习环境,长期以来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就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考量指标的变化,也使得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所适从。
  2.2 家庭环境因素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對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相较于城市学生,更缺乏其他社会力量的帮扶,需要独自一个人承担家庭的重担;读大学,对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单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是一种摆脱苦难的使命,这种“使命意识”则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在促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生奋发向上时,也成为部分学生的重担,遭遇挫折下心理更为脆弱。
  2.3 个人主观因素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理想又渴望成材。但在其进人大学后,面对丰富的校园生活,经济状况的差距、视野知识的局限,使得部分学生内心敏感、自卑、内向,不愿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对于集体活动存在排斥的心理,对于老师则有意回避或者疏远;同时,大学不同于初高中的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又使得习惯于农村教育方式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所适从,成为学业上的“沉默少数”。
  3 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育人对策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其时效性、效率性、传播性优势日益彰显,通过“互联网+资助” 形成智慧资助,基于做好传统资助育人工作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借助“互联网+”新平台,调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沉默少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精准帮扶,结合线下资助工作的开展,共同促进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成长成才。
  3.1 建立大数据视野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在基于传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下,着力构建大数据资助平台。因校而异,建立以节俭指数、经济管理能力、消费频次、一般社交关系、贫困社会关系、饮食丰富指数、健康指数、时间管理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学模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做好精准画像,实时掌握学生各项情况,动态调整学生资助育人策略,精准资助,使资助工作达到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资助,实现贫困生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
  3.2 搭建线上心理帮扶平台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其自立成才的过程目标,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针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辅导内容,满足学生不同成长段的心理需求。其次,建立线上反馈机制。根据受助对象的成长变化及线上留言反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受助内容也随之进行调整。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设置线上宣泄室、线上沟通室,打开“沉默少数”的心结,结合线下活动,促进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   3.3 抓好线上学业发展平台
  利用直播平台、慕课等媒介,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可就某一知识点、某一章节开展学霸讲堂、教师说等有针对性的线上教育教学互动活动,进而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的现象,使得“沉默少数”真正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激发这类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在完善线上教育教学基础上,通过线上互动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调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
  3.4 构筑线上励志引领平台
  利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朋辈励志引领的作用。借助重大时间节点,运用文字、视频、微电影、图片展播等多种形式,在线上进行励志人物、励志事迹展播活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风尚;同时,根据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处学习阶段不同,构建不同模块不同阶段的线上宣传,引导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针对性选择符合自身现状的成长路径;再次,励志平台还根据受助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开展育人工作,使资助的內容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例如,大一阶段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大二阶段开展诚信教育,大三阶段开展成才教育,大四阶段开展责任教育,使得学生在大学四年逐步树立起感恩社会的意识。
  3.5 推进线上素质拓展平台
  资助育人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拓展学生素质,进而实现受助学生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相较于其他学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也最迫切。可在线上微社区中开展线上班集体建设活动,激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班级活动参与度,重塑学生自信心,增强班级融入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线上氛围;同时在线上平台定时发布就业信息,促进此类学生更好就业;再次,将线上系统开发、平台管理的权限赋予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给予一定补助,贫困生通过这些平台实践服务和锻炼,可以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特别是参加一些与技术研发、管理服务相联系的岗位,使他们在获取勤工助学报酬的同时,自身变“输血”为“造血”,打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线上平台,真正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收获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纪航.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议[J].教育探索,2008(8):20-21.
  [2] 张彦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模式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24-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