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高级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探讨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强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强“车间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本着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融合,最终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关    键   词]  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44-02
   所谓“车间化”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之间进行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最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合二为一。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真正能掌握一技之长。下面针对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一、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意义
   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车间化”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最终导致学生除了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外,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依然呈现原地踏步的状态。其次,教学手法过于单一,传统的“车间化”教学模式教师除了忽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教学手法过于单一,往往在对班级学生讲解时永远采用一种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很难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最终学生仅仅只是了解知识的表面内容,却不知在其中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知识。最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传统的“车间化”课堂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依旧遵循自身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因此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时,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并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实现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开展策略
   (一)引导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进而更好地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在某车间化教学过程中,有一台信息发布机出现了故障,通过电路分布图可以推测是由于服务器终端的某个端口出现了问题才出现了故障,然而服务器端口有很多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正确找到故障位置并进行检修呢?为了方便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对其进行初步故障判断,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大量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故障判断,判断致使这台信息发布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此故障?进而有效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来进行辨别。其次,在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故障检修时,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进行逐一排查,最终通过不断地运用理论知识找到了发生故障的根源。综上所述,在“车间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今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未来发展中,都能打好理论基础知识,最终提高自身综合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与演练,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知识。马克思曾提出过:“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然而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人提出疑问,实践真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其实作为教师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不会害怕被实践所检验的。相反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演练,进而理解与掌握其中的奥妙。例如,在学习警报器组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开展警报器的组装、调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在组装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问题与疑惑,为什么警报器在触及了红外线之后会发出警报呢?那么在没有红外线的作用下它还会发出警报吗?带着疑问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实际操练中,最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总而言之,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有机会去实际探究与操练,让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动手能力,真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三)直接让学生实际上手操作激发兴趣
   相比让学生先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再到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直接让学生实际上手操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因为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个充满乐趣与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其次,在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进程,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开展车间化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进而使车间化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纵能力。    (四)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
   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时,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有机会去实际动手操练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其主要核心内容就是使学生在实际操练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例如,在讲解电风扇内部设备构造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前铺垫。
   教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到来了,那么各式各样的冷却设备已经开始陆续被启用,其中落地式电风扇便是其中一种,它在体积和个头上相比空调或者是其他可移动、占地小等冷却装置拥有许多好处,特别是对一些对吹空调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说更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吗?
   学生:想知道。
   教师:那么在没有组装说明书的情况下你们自己动手试试吧。
   最终,学生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拆装过程,掌握了电风扇的内部构造与工作原理。综上所述,通过让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学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内部基本构造基本工作原理,进而实现“双赢”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开展实训教学
   职业高级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中包括开展实训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不仅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还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步骤不正确,操作不当等现象,教师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积极改正,并牢记正确的操作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先讲解本节课的理论知识、理论依据、操作技巧、使用方法,之后,开展实训教学,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合作,按照教师讲解的指令和步骤,一步步操作,整个过程中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实践操作,一边操作一边依照指令操作,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必然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日后顺利就业。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课程内容
   职业高级中学车间化教学内容包括很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实践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积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随时下载所需的教学视频,借助投影仪,播放视频,并展示工作流程、工艺的图纸,呈现出清晰、立体、直观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边讲解边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认真思考,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同时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主动分析视频中的知识点,学生在自主分析中归纳出答案,主动举手作答,教师结合学生表述的答案,予以补充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职业高级中学车间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且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教师格外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使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知识点,自主探究整理知识,并运用互联网查找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收集的资料,自主设计图纸,学生不仅自主学习知识点,还积极結合整理的知识自主设计,独立分析和思考,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所学的知识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扎实掌握专业的工作原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由此可知,运用车间化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视预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自主操作,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后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开展“车间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而且有效发挥了车间化教学的资源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职业中学车间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实际操练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崇基.“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J].赤子(上中旬),2015(24):332-333.
   [2]李鹏舫,李伶俐.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之车间管理进课堂[J].职业,2013(35):91.
   [3]朱亮德.中职“课堂车间化 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2011(8):57.
   [4]张志民.大力推行“课堂车间化 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2011(1):63-64.
   [5]李进绪.对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车间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业,2008(11):24.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