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推动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措施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秦红艳
摘 要:在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美育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可完善社会美育功能,尤其在传统文化日益渗透的情况下,茶文化体系已经应用在美育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传承国家的传统文化,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因此,文章通过对茶文化的内涵和茶文化美育功能的分析,提出了茶文化在高职学校美育教育中的几点应用措施。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而言,在使用茶文化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的教学发展经验,树立正确观念,加大整体教学分析力度,协调各方面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分析与管理的情况下,促进高职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与发展,为其后续教学工作夯实基础。
一、茶文化概述
对于茶文化而言,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广义茶文化,其二是狭义茶文化。古人在茶文化定义方面认为是其历史发展与创作历程中的重要内容,可形成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建财富综合,这是茶文化的广义含义。对于狭义含义而言,主要是与饮茶相关联的文化,可明確民族文化精髓内容,了解茶文化对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可以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涵情况,例如,茶具、茶艺等都是茶文化的展示方法,可从精神层面塑造茶文化的艺术美。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弘扬茶文化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与品质,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下,创建差异化的制度,促进茶文化的良好发展。
二、茶文化美育功能分析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较为悠久,已经将自然类型、社会类型与人文类型的科学等整合在一起,凸显传统文化内涵。对于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言,主要为茶事活动,可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教育资源,对美育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具体美育功能为以下几点:
(一)自然类型的美育功能
对于茶文化而言,在我国美育教育方面具有一定媒介作用,可以为饮茶者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得人们认清与融入美的世界,得到吟唱环境的熏陶。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渗透茶文化,可实现美育教育工作目的。首先,茶文化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自然美育作用,也就是将自然物的形态、气色等融入教育中,使得学生受到感官刺激形成美的印象,产生一定的追求。其次,虽然茶属于微小物种,但是,可形成天然雕刻美学形象,在人们进入茶园的时候,会自然体会其中的芬芳,人们在采茶的时候,也会体会到其中的自然美。在品茶与饮茶的时候,会形成味觉美感享受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创建原始形态的自然美。最后,对于茶文化而言,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然美体验氛围,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受,可通过审美体验体会其中浓厚情感色彩,更好地进行审美联想与感知,形成茶文化的分析与探索模式,拓展审美范围,促进美育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在使用茶文化进行美育教育期间,可引导学生实现茶自然美的鉴赏工作,在饮茶的时候体会其天然特征,以此提升审美水平。学生在参与茶事活动期间,还可以培养身心发展,呈现质朴与气质的合理培养,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参与茶事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体验,在繁琐日常事务中体会茶文化,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心理素养,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知识内容,增强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1]。
(二)文学美育功能
通常情况下,茶文化的审美功能主要展现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因为古代文学内容中通常会使用自然事物来展现审美体会,可开展人格化的描述,尤其一些文人雅士在分析茶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浪漫主义思想得到一定的审美体验,通过诗句等描述茶文化,有利于进行科学的指导与交流。古人已经根据茶吟唱过程等创作了联句,将茶文化的审美作为主要出发点,在饮茶场所中创建茶文化联句,可为饮茶者提供诵读的内容。其中,很多联句都拥有一定的意蕴,可为人们提供美学与文学的良好体验。在饮茶活动中,可释放茶文化的美学因素,使得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茶文化体验,提升审美能力与美学的体验能力,更好地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的审美模式,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发展。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历史传承中,已经渗透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佛家的宽容思想、道家的洒脱思想等,可凭借文化内容散发浓郁的美育文化,形成良好的体验。在此期间,茶文化还蕴含了人文元素,可形成茶艺与茶道等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
(三)艺术美育功能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实际发展期间,茶文化具有较为高雅的艺术内容,可全面提升美育工作效率与水平,在茶艺术的引导之下,有利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鉴赏水平,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在茶文化方面的演出已经形成了艺术美育模式,符合社会生活要求与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茶艺演出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手势的展示,更好地在艺术方面诠释茶文化内容,在优雅端庄的动作中,更好地感染受众,可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身心感受氛围。在茶艺演出期间,主要通过清洁茶具、去除茶叶、浸泡茶叶、斟茶等环节体现美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美育工作效果,通过感官体验茶艺术与茶文化内涵,在提升整体影响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渗透茶文化。因此,在茶文化美育期间,可通过观摩茶艺过程,形成感化的教育作用。对于茶文化而言,其中含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在高职院校中形成良好的美育教育支持作用,可提升综合教育能力,利用茶文化中的道德、礼仪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养成谦虚的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学生的坚持能力与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3]。
三、茶文化在高职学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在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茶文化内容,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总结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体验美的能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渗透茶文化,以此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机制与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具体措施为:
(一)为学生创建体验美的氛围
对于审美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感受与体验美,在获取审美体验的情况下,发挥茶文化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在用心感受美的情况下,更好地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对于茶道与茶艺活动而言,存在很多美的因素。例如,在茶事活动中,可以为学生营造清静幽雅的氛围,这属于自然之美,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朴素装饰与高雅情调环境,形成艺术美。因此,高职学校在美育期间,应渗透茶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景与氛围,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美的体验与感悟[4]。同时,使用茶文化开展美育教育活动,可为学生创建古典乐曲的环境,形成淡雅的环境,共同创建高雅与幽静的艺术,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美育教育水平。为了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应积极提升举止端庄与着装合体的感悟,引导学生在体验茶文化的情况下,给予他人一定的关心与关爱,充分培养学生在茶文化之下的心灵美。对于茶叶而言,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可以凭借香气等为学生营造体验氛围,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更好地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形成人文美学的学习机制。通常情况下,泡茶时需要使用泉水,可形成自然美,使用纹理清晰的茶具,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体验与感悟,更好地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另外,高职学校在美育教育期间,需合理使用茶文化,挖掘其中美的因素,为学生展示茶文化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与体验中感受美育精髓之处,获得心灵上的慰藉[5]。 (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对于茶道与茶艺而言,属于东方艺术体系,东方文化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审美方面,其中涵括很多古典美学痕迹,在茶文化长期积累的情况下,会产生美学思想,充分发挥美育方面的指导作用。因此,高职学校在美育教育的過程中,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明确其中的精髓内容,通过茶文化鼓励学生充分融入自然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学生进入自然,形成良好的体验与感悟[6]。
中国茶文化美学中要求与自然融合,因此,美育教育中需树立正确的天人合一观念,鼓励学生更好地体会茶文化美学内容,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模式,在获得良好体验的情况下,充分落实美育教育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应结合美育教育的要求与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积极作用[7]。
(三)培养学生展示美的能力
高职院校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需树立正确观念,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在茶文化的作用之下,更好地体验美、展示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茶事活动,在讲解茶艺的展示流程之后,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然后心平气和地进行茶艺活动,在此期间,学生可以体验茶文化中的美学,通过自身的方式方法展示美,提升整体美育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8]。
四、结语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合理渗透茶文化内容,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加大整体教育工作力度,在新时期发展的情况下,总结丰富经验,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以此提升茶文化的渗透与应用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晓洁.浅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创新培养[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78-80.
[2]王丽志.茶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研究[J].福建茶叶,2017(4):254-255.
[3]刘小燕.浅谈酒店管理专业的美育实践:以《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148-149.
[4]杨华.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美育学刊,2016(5):38-42.
[5]邱燕.中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美育作用[J].福建茶叶,2015(6):218-219.
[6]乔丽红,王晶,王晓庆.学前教育课程中茶文化的导入研究[J].福建茶叶,2017(5):183-184.
[7]陈宝,毕胜.茶文化与陶瓷茶具鉴赏课程对践行大学生美育的意义[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6):200-201.
[8]金银,唐日照.茶文化推动高职学校美育教育的途径探讨[J].福建茶叶,2017(12):177-17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157.htm